娑罗
1.梵语的译音。植物名。即柳安。原产于印度﹑东南亚等地。常绿大乔木,木质优良。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娑罗》:"盛弘之《荆州记》曰:'巴陵县南有寺,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随生旬日,势凌轩栋。道人移房避之,木长便迟,但极晚秀。有外国沙门见之,名为娑罗也。'"缪启愉校释:"娑罗是龙脑香科的shorearobustaGaertn。其木材俗名柳安木,在印度等地是次于柚木的重要木材。其树脂可作沥青的代用品。"亦附会为七叶树或月中桂树。
娑罗林
1.即娑罗双树。
娑罗笼
1.木棉织品。 2.东南亚一带亦称圆筒长裙为"娑罗笼"。
娑罗绵
1.木棉。
娑罗双树
1.释迦牟尼涅盘之处。在印度拘尸那拉城阿利罗跋提河边。其处四方各有二株双生的娑罗树,故谓之"娑罗双树"。
娑盘
1.犹婆娑。舞貌。
娑婆
1.见"娑婆世界"。 2.枝叶扶疏貌。 3.从容优游。
娑婆诃
1.梵语Sv?h?的译音。有吉祥﹑息灾等义。多见于佛教的真言之末。
娑婆世界
1.佛教语。娑婆,梵语Sah?的音译,意为"堪忍"。"娑婆世界"又名"忍土",系释迦牟尼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总称。
娑娑
1.飘动﹑轻扬貌。 2.从容自得貌。
摩娑石
1.亦称"摩挲石"。 2.宝石名。
婆娑儿
1.鸥的别名。
婆娑没索
1.反复抚摩貌。
婆娑起舞
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
白发婆娑
婆娑:纷披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年人的样子。
逻娑
1.亦作"逻逤"。亦作"逻莎"。亦作"逻挲"。 2.地名。即逻些,唐时吐蕃的都城。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3.借指一种用逻娑檀制的精美的琵琶。
老子婆娑
婆娑:放逸不羁的样子。指男子自夸襟怀豪放。
摸娑
1.见"摸挲"。
摩娑
1.见"摩挲"。
磨娑
1.抚摩。磨,通"摩"。
媻娑
1.见"婆娑"。
婆娑
①跳舞的样子;舞蹈:婆娑呕吟,鼓掖其笑|高粱叶子舞婆娑。 ②舞姿飘逸优美:舞姿婆娑。 ③形容枝叶纷披的样子:枝叶婆娑的大树。
馺娑
1.汉宫殿名。 2.迅疾貌。 3.众盛貌。
毵娑
1.亦作"娑"。 2.垂拂纷披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