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棒
1. 含有少量硝石的小炭精棒或木炭棒,点燃后用来开裂玻璃。
炭笔
1.用细木枝烧焦或用炭粉制成的笔。多供素描写生之用。
炭冰
1.炭热而冰冷。喻不能相容。
炭场
1.宋代职掌储备薪炭的官署。
炭妇
1.道教传说以炭幻化试人道心的美妇。
炭黑
碳的一种。属无定形碳。为疏松、极细的黑色粉末。由碳氢化合物(如甲烷)受热分解而成。是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料(可增加橡胶制品的耐磨性),也是制中国墨、颜料、油墨等的原料。
炭化
1.地质学名词。古代植物埋藏在沉积物里,在一定的压力﹑温度等所起的作用下逐渐成煤的过程。 2.化学名词。物质经过燃烧成炭或炭素化合物的过程。
炭画
1.用炭质材料绘成的画。分两种:一是炭粉画,用纸笔或毛笔蘸炭精粉在纸上擦染,绘成一般人物肖像,故又称擦笔画;二是炭笔画,用炭笔或炭条素描写生。
炭火
1.燃烧的炭。
炭墼
1.用炭末捣制成的圆柱状燃料。制法似土墼,故名。
冰炭不同炉
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冰炭不同器
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个器具里。比喻性质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冰炭不投
比喻彼此合不来。
冰炭不相容
冰:冰块;炭:炭火。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冰炭同器
比喻两种人或两类事物虽然存在于一个地方,但性情各异。
冰炭相爱
爱:亲近。冰和炭互相接近。比喻互相救助。
戴炭篓子
1.犹言戴高帽子。谓受人吹捧。炭篓子细而高,形似高帽子,故云。
黑炭头
1.即炭。形容颜色黑得很。
火炭子
1.果名。
白炭
1.一种经过炭窑炭化后﹐再在空气中燃烧片刻进行高温炼炭﹐然后用湿沙等焖熄制成的木炭。因在空气中燃烧后外表带灰白色﹐故称。可用于食品加工及冶炼稀有金属等。也称刚炭﹑硬炭。
焙笙炭
1.古代熏焙笙簧的炭。
鞴炭
1.鼓风囊和木炭。泛指冶具。
爆炭
1.唐代妓女假母的俗称。 2.燃烧正旺﹑毕剥作声的炭火。比喻性情急躁,遇事极易发作的人。
冰炭
冰寒炭热,比喻互不相容的双方:冰炭不同器而久。
熛炭
1.燃烧的炭火。
草炭
1.主要由古代的水草和藻类形成的泥炭。也叫草煤。
柴炭
1.木炭。
苍生涂炭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打醋炭
1.旧时把炭烧红放醋钵中,以蒸气熏屋子驱逐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