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巴
〈方〉走路时两膝向外弯曲。
哈巴狗
①(~儿)一种体小毛长腿短的狗。供玩赏。也叫狮子狗或巴儿狗。 ②比喻驯顺的奴才。
哈叭狗
1.亦作"哈巴狗"。 2.一种体小﹑毛长﹑腿短,可供玩赏的狗。俗称狮子狗或巴儿狗。 3.比喻卑顺的奴才。
哈勃定律
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在研究星系光谱时发现的定律。即河外星系的退行速度(v)和它的距离(d)有关,关系式为v=hd,式中h为哈勃常数。
哈勃望远镜
在绕地球的轨道上运行的一种空间观测仪器。为纪念观测宇宙学创始人哈勃而命名。1990年4月,由航天飞机送入太空587千米的圆形近地轨道。望远镜口径24米,焦距长133米。由光学部分、科学仪器和辅助系统组成。能辨别140亿光年距离的天体。
哈布斯堡王朝
欧洲王朝。1273年德意志的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尔夫一世当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开创此王朝。后夺得奥地利,成为王朝主要领地。1438年起一直拥有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因联姻继承关系,至查理五世时,在欧洲已有庞大领地。后主要分为西班牙和奥地利两大支系。1700年在西班牙的一系终结。1804年建立奥地利帝国,1867年改为奥匈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于1918年灭亡。
哈哧
1.喷嚏。 2.象声词。急促喘气声。
哈哒
1.见"哈达"。
哈达
藏族和部分蒙古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也有黄、蓝等色。
哈沓
1.糊涂;马虎。
阿姆哈拉人
又译“安哈拉人”。埃塞俄比亚的民族。约1700万人(1985年)。讲安哈拉语,通用英语。多信基督教。男女行割礼。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手工业发达。
巴哈马
北美洲西印度群岛北部的岛国。临大西洋。面积139万平方千米。人口265万(1993年)。首都拿骚。地形以平坦低地为主。热带海洋气候。旅游业为经济支柱。金融业发达。
爱资哈尔大学
埃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公元970年创建于开罗。设有伊斯兰法学院、伊斯兰宣教学院、阿拉伯文学院、伊斯兰基础学院以及教育、语言翻译、医学、工学、商学、农学、医药等学院。
比哈尔人
印度的民族之一。另有少数在孟加拉国、尼泊尔和不丹等国。约8316万人(1985年)。讲印地语。多信印度教,部分信伊斯兰教。实行种姓制度和种姓内婚。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部分从事工业。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933年5月,冯玉祥等与共产党人合作组成的抗日队伍。1933年春,日本侵略军攻占热河,向河北、察哈尔进犯。5月,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吉鸿昌(共产党员)、方振武等以部分西北军旧部为基础,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冯玉祥任总司令。同盟军抗击日伪军进犯,先后收复不少失地,部队从几千人发展到十余万人。8月,在蒋介石的破坏和威胁下,冯玉祥离开张家口,吉鸿昌、方振武等宣布成立抗日讨贼军,继续在热河、长城一带抗击日伪军和国民党军的夹攻,至9月底失败。
察哈尔省
旧省名。1914年设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改设省。1952年撤销,并入河北省和山西省。
赤赤哈哈
1.象声词。因受冻而口中发出的声音。
低头哈腰
指谦卑恭顺的样子。
打哈哈
1.发出连续的笑声。常用以形容得意﹑嘲笑或敷衍等神态。 2.谓开玩笑。
大麻哈鱼
1.见"大马哈鱼"。
啊哈
1.叹词。
哎哈
1.叹词。
不哼不哈
不言语,该说而不说。
赤赤哈哈
1.象声词。因受冻而口中发出的声音。
达哈
1.羊毛朝外的山羊皮外套。
打哈哈
1.发出连续的笑声。常用以形容得意﹑嘲笑或敷衍等神态。 2.谓开玩笑。
逗哈哈
1. [方]∶开玩笑。如:你这个人,真会逗哈哈。
戈什哈
1.满语。清代高级官员的侍从护卫。
呼哈
1.谓呼吸吞吐。 2.象声词。形容喘息声等。
哈哈
见〖打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