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虫
1.虫名。
窃吹
1.喻无其能而预其事。
窃盗
1.见"窃盗"。
窃鼎
1.谓窃位。古代以鼎为立国重器﹐因喻王位﹑帝业。
窃夺
1. 窃取抢夺。如:窃夺国家大权。
窃发
1.暗中发动。 2.不知不觉地产生。
窃犯
1.犹侵犯。
窃鈇
1.亦作"窃斧"。 2.《列子.说符》:"人有亡鈇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后以为目随心乱的典故。 3.谓王者大权被人所窃。
窃伏
1.私下潜处。指隐居。
窃斧
1.见"窃鈇"。
大盗窃国
大盗:指窃国篡位者。指坏人窃取政权,颠覆国家。
盗窃公行
1.见"盗贼公行"。
盗窃罪
在我国,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地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本罪并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按抢劫罪处罚。盗窃财物数额较小的属于违法行为,由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制裁。
盗玉窃钩
玉:贵物。钩:贱物。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
诡衔窃辔
诡衔:吐出马嚼;窃辔:摆脱笼头。马吐出嚼子,咬断缰绳。比喻不受束缚。
窥窃神器
神器:帝位、政权。窥伺机会,窃取帝位。
窃钩窃国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1.《庄子.胠箧》:"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史记.游侠列传序》:"故伯夷丑周﹐饿死首阳山﹐而文武不以其故贬王;跖蹺暴戾﹐其徒诵义无穷。由此观之﹐'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非虚言也。"后遂以"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讥刺旧社会小盗被杀﹑大盗得国的反常现象。亦省作"窃钩盗国"。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窃窃私私
1.耳语轻微细碎貌。
扒窃
1. 从别人身上偷窃钱物。如:流氓扒窃。如:他因赌博输了钱而进行扒窃活动。——《北京日报》1981.6.20。
摽窃
1.同"剽窃"。 2.抄袭﹑窃取他人的文章或成果。摽﹐通"剽"。
草窃
1.掠夺;盗窃。 2.草寇。 3.犹窃据。
闯窃
1.指没有既定目标的盗窃与抢劫。
抄窃
1.抢掠偷盗。
钞窃
1.掠夺和盗窃。
篡窃
1.谓篡夺窃取。
盗窃
偷:盗窃国家文物。
窜窃
1.剽窃。
叨窃
1.谓不当得而得。 2.自谦无才而据有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