穰川
1.获得丰收的平原地方。
穰浩
1.众多。
穰俭
1.犹丰歉。谓年岁丰登或歉收。
穰穰
1.丰熟貌。
穰穰垓垓
1.人群纷杂貌。穰﹐通"攘"。
穰穰劳劳
1.形容愁绪纷乱劳神焦虑。穰﹐通"攘"。
穰穰满家
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穰人
1.古代替人向神鬼禳祝致福者。穰﹐通"禳"。
穰岁
1.丰年。
穰田
1.向神祈求庄稼丰收。穰﹐通"禳"。
东瓜穰青花
1.端溪砚石品种之一。
纷纷穰穰
纷纷:众多;穰穰:纷乱的样子。形容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棺材穰子
1.见"棺材瓤子"。
黄穰穰
1.形容黄而松软。
急穰穰
1.见"急攘攘"。
劳劳穰穰
1.见"劳劳攘攘"。
六岁穰,六岁旱
1.春秋后期出现的一种农业丰歉循环学说。《史记.货殖列传》:"故岁在金﹐穰;水﹐毁;木﹐饥(据《越绝书》应为"康");火﹐旱……六岁穰﹐六岁旱﹐十二歳一大饥。"《越绝书.计倪内经》:"太阴三岁处金则穰﹐三歳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凡十二岁一饥。"太阴即木星﹐每十二年绕天空运行一周﹐木星运行至酉称岁在金﹐为"穰"﹐即大丰年﹔又六年运行至卯是岁在木﹐为"康"﹐即小丰年﹔运行至子是岁在水﹐为"毁"﹐即大荒年;隔六年至午是岁在火﹐又为旱年。这就形成所谓六年一穰﹐六年一旱或十二年一大饥的循环。这种主张反映了古人想掌握农业生产丰歉的规律﹐以便趋利避害﹐达到国富民足的目的。
棉花穰子
1.即皮棉。
闹闹穰穰
1.犹闹嚷。
闹穰穰
1.见"闹嚷嚷"。
白穰
1.灯心草。
不穰
1.见"不瓤"。
稠穰
1.犹稠众。
大穰
1.亦作"大壤"。 2.大丰收。
繁穰
1.犹繁盛。
富穰
1.富足丰盛;富足兴旺。
飞穰
1.佛手柑。
纷纷穰穰
纷纷:众多;穰穰:纷乱的样子。形容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丰穰
1.犹丰熟。 2.犹丰满;肥沃。
浩穰
1.众多;繁多。 2.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