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在中间的词语,共有490条组词结果
位卑言高
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
握手言欢
握手谈笑。多形容发生不和,以后又和好。
污言秽语
指肮脏下流的或不文明的话语。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
无言可答
答:回答。没有话来回答。
无言可对
对:对答,回答。没有话来回答。
五言长城
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
五言长律
1.见"五言排律"。
五言城
1.谓五言佳作。
五言古
1.见"五言古诗"。
五言古诗
1.诗体之一。形成于东汉初。每句五字,每篇句数不拘。用韵较灵活,可以隔句或每句押韵,可用平声或仄声韵,一韵到底也可换韵。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
五言金城
1.南唐刘洞长于五言诗,自号"五言金城"。
五言絶
1.见"五言绝句"。
五言絶句
1.诗体之一。始于南朝齐梁,至唐始定型。每首四句,每句五字。二﹑四句押韵,可押平韵或仄韵。
五言律
1.见"五言律诗"。
五言律诗
1.诗体之一。形成于唐初。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双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用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转韵。每句平仄有一定的格式。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五言排律
1.诗体之一。为五言律诗的铺排延长。南朝宋时已出现,盛行于唐,元代始确立此诗体名称。每首至少十句。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要求对仗。亦称"五言长律"。
五言诗
诗体名。全篇每句五字。起源于东汉,至建安、六朝而大盛。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包括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五言排律等。
五言试帖
1.科举考试中所作的五言诗。唐以来,科举考试中以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限定韵脚。其诗大都为五言或七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这种诗体称试帖诗。清代试帖诗,格律限制更严,内容大多为皇帝歌功颂德。
五言四句
1.即五言絶句。 2.指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诗体。不同于唐以后格律严密的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