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结尾的词语、碑结尾组词、碑组词

碑在结尾组词

碑在结尾的词语,共有116条组词结果

礼器碑

全称《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东汉碑刻。隶书。公元156年镌立于鲁县(今山东曲阜)孔庙。四面均刻有文字,碑阴、碑侧为题名。书法凝练瘦劲,为学汉隶者所重,有“汉隶第一”之誉。

泪碑

1.指羊祜碑。

雷轰荐福碑

1.宋惠洪《冷斋夜话》卷二载﹐范文正公(仲淹)镇鄱阳时﹐有书生上诗甚工﹐并自言平生未尝饱﹐天下寒饿无出我右者。时盛行欧阳率更字﹐其所写荐福碑墨本值千钱。文正准备为之拓印一千本﹐使售于京师。纸墨已具﹐一夕雷击碎其碑。后用"雷轰荐福碑"作为命途多舛﹐所至失意的典故。

庙碑

1.宗庙﹑祠庙中立的石碑。亦指刻于庙碑上的记述死者功德的文字。

龙藏寺碑

隋代碑刻。正书。额题《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劝造龙藏寺碑》。公元586年镌立于真定(今河北正定)。书法遒劲挺拔,宽博秀丽,上接六朝余绪,下开初唐先声。

模碑

1.亦作"橅碑"。 2.摹刻有图文的石碑。

路碑

1.犹路标。

路程碑

1.里程碑。设于道路旁边用以记载里数的标志。亦比喻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庙堂碑

1.即《孔子庙堂碑》。立于唐贞观初,虞世南撰并书,记述唐武德九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葺孔庙等事,书法俊朗圆腴,内刚外柔,为唐楷典范作品之一。不久碑随庙毁。武后长安三年重刻,相王李旦篆额,冠以"大周"二字,大中四年琢去,后佚。宋初王彦超重刻,今存西安碑林,俗称"西庙堂碑"。山东城武亦存一石,元刻,称"东庙堂碑"。东瘦西肥,字亦互有出入。参阅《金石粹编》卷四一。

没字碑

1.没有镌刻文字的碑石。指泰山玉皇顶庙前无字的巨碑。碑身高六米,宽一点二米,传为秦始皇时立,后人考证为汉武帝所建。 2.比喻虚有仪表而不通文墨的人。

梅花碑

1.亦称"梅花石"。 2.在福建省泉州承天寺山门口。

墓碑

立在坟墓前面或后面的、上面刻载死者姓名、经历事迹等文字的碑。

磨崖碑

1.山崖石壁上镌刻的文字。

南碑

1.统称吴﹑晋﹑宋﹑齐﹑梁﹑陈诸朝碑的法帖。其书法神妙高逸,略胜于北碑。但流传甚少。

秦碑

1.指秦始皇所建的石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

纪念1840-1949年间为中国革命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建立的巨大石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央。1958年竣工。碑高3794米,碑基平台面积约3000平方米,四周围绕着两层汉白玉栏杆。碑身正面朝北,刻毛泽东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刻周恩来手书碑文。碑座四周镶嵌着十幅反映中国近百年来革命历史的巨大浮雕。纪念碑雄伟壮观,庄严肃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望碑

1.指秦始皇东游秦望山时所立的碑。

穹碑

1.圆顶高大的石碑。

神禹碑

1.碑名。即禹碑。在湖南衡山云密峰。后人附会为夏禹治水时所刻,故名。

三段碑

1.《天发神谶碑》的俗名。因碑石裂为三段,故称。


本页面提供了碑结尾的词语、碑结尾组词、碑组词等内容,如果你需要关于碑结尾组词的信息,本页面的组词结果可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