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结尾的词语、河结尾组词、河组词

河在结尾组词

河在结尾的词语,共有266条组词结果

鸿河

1.大河。

红河

越南北部最大河流。源于中国,称元江。经河内注入北部湾。因流经热带红土区,水呈土红色而得名。全长1280千米,在越南境内长508千米。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夏季洪水位常高出两岸平原,沿河筑有高大堤坝。具有重要的航运和灌溉价值。

红水河

西江上游南、北盘江汇合处至柳江注入处的河段别称。因两岸多红色土壤,水呈红褐色而得名。长659千米。滩多水急,不利航行。水能资源丰富,与黄河上游、长江上中游并列为全国水电开发重点河流。

淮河

中国东部地区大河。源于河南桐柏山,经豫、皖两省入洪泽湖。主流出湖后过高邮湖,在江苏三江营入长江;部分河水经苏北灌溉总渠直接入黄海。长约1000千米,流域面积189万平方千米。中下游洪涝灾害较频繁。20世纪50年代起全面治理。

挥剑成河

将宝剑一挥,就变出一条河。形容法术高明,神通广大,实力雄厚。

挥涕增河

抹下来的眼泪可以增添河水的分量。比喻行为对个人有损而对国家也无所补益。

火星运河

曾被误认的火星人工开凿的水道。19世纪天文学家观测到火星表面有数百条暗细纹,认为它是火星智慧生物为了引用两极雪水灌溉不毛之地而开凿的水道。20世纪70年代,行星探测器在火星附近的探测表明,火星上有很多干涸的河床,并不存在运河。

减水河

1.人工开凿用来控制水势的河道。

黄河

中国第二大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七省区,注入渤海。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千米。天然径流量570多亿立方米。年均含沙量377千克/立方米(陕县站),年均输沙量16亿吨,均居世界大河之首。90%的泥沙来自中游黄土高原。下游泥沙淤积,成为“悬河”(即“地上河”),历史上经常决口泛滥,并发生重要改道二十六次。1955年起进行大规模综合治理和开发,在上中游除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外,还兴建了三门峡、青铜峡、刘家峡、龙羊峡等水利工程。

监河

1.《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后因以"监河"或"监河侯"泛指出贷钱物的人。

减河

为了减少河流的水量,在原来河道之外另开的通入海洋、湖泊、洼地或别的河流的河道。

绛河

1.即银河。又称天河﹑天汉。古代观天象者以北极为基准,天河在北极之南,南方属火,尚赤,因借南方之色称之。 2.传说中南海河名。

基尔运河

又称“北海波罗的海运河”。在德国北部的日德兰半岛上。是沟通北海和波罗的海的重要水道。开凿于1887-1895年。长986千米。可通行海轮。是波罗的海沿岸各国通往大西洋的捷径。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游记。朱自清作。1924年发表。以夜游南京秦淮河的路程为线索统构全篇,描绘秦淮河的旖旎风光,表达了对歌妓的深切同情,也流露出作者的迷惘心绪。全篇写景状物,融情入景,文笔清丽,诗意浓郁。

九河

1.禹时黄河的九条支流。近人多认为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 2.泛指黄河。 3.银河。

京杭运河

通称“大运河”。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北起北京,南到杭州,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47千米。公元前486年,春秋末期的吴国在今苏北境内开凿连接江、淮的邗沟。7世纪初隋代扩展成以洛阳为中心,南至杭州、北至今北京的运河系统。13世纪末元代建成直接连结京、杭的运河航线。历史上为南粮北运要道,对中国东部地区南北的经济联系起了重要作用。

江河

1.长江和黄河。 2.指大河流。 3.犹江山,山河。 4.犹江湖。泛指四方各地。

静静的顿河

长篇小说。苏联肖洛霍夫作于1926-1940年。顿河地区哥萨克格里高利与阿克西妮亚相爱,但父亲为他娶了娜塔莉亚。他出走外村做雇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入伍。苏联国内战争时,他先参加红军,继而卷入哥萨克叛军。后又任红军连长,不久又脱离红军,落入匪帮。最后随他逃亡的阿克西妮亚中弹死去,他便回到了家乡。

口如悬河

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若悬河”。

口若悬河

若:好象;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本页面提供了河结尾的词语、河结尾组词、河组词等内容,如果你需要关于河结尾组词的信息,本页面的组词结果可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