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在结尾的词语,共有324条组词结果
孽臣
1.亦作"孼臣"。 2.奸邪嬖幸之臣。
孽子孤臣
被疏远、孤立的臣子与失宠的庶子。
佞臣
1.奸邪谄上之臣。
强臣
1.亦作"强臣"。 2.擅权的大臣。
品臣
1.众臣子。
陪臣
1.古代天子以诸侯为臣﹐诸侯以大夫为臣﹐大夫又自有家臣。因之大夫对于天子﹐大夫之家臣对于诸侯﹐都是隔了一层的臣﹐即所谓"重臣"﹐因之都称为"陪臣"。(1)古代诸侯的卿大夫﹐对天子自称"陪臣"。《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栾盈过于周,周西鄙掠之。辞于行人曰:'天子陪臣盈,得罪于王之守臣,将逃罪。'"杜预注:"诸侯之臣称于天子曰陪臣。"《礼记.曲礼下》:"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自称曰'陪臣某'。"郑玄注:"亦谓诸侯之卿也……陪,重也。"孔颖达疏:"其君已为王臣,己今又为己君之臣,故自称对王曰重臣也。" 2.《史记.齐太公世家》:"周欲以上卿礼管仲,管仲顿首曰:'臣陪臣,安敢!'三让,乃受下卿礼以见。"《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陪臣陆机言,今月九日,魏郡太守遣兼丞张含,赍板诏书印绶,假臣为平原内史。"李善注:"蔡邕《独断》曰:诸侯境内,自相以下,皆为诸侯称臣,于朝皆称陪臣。"(2)指大夫的家臣。《论语.季氏》:"孔子曰:'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3.古代外交使臣出使时﹐对对方国家的君主而言﹐亦称"陪臣"。
弃群臣
1.帝王之死的婉词。
亲臣
1.亲信的臣子。
儒臣
1.汉称博士官为儒臣。 2.泛指读书人出身的或有学问的大臣。
耆臣
1.老臣。
窃簪之臣
比喻有一小技可解危难者。
侵臣
1.徇私枉法之臣。
迁臣
1.指贬斥远地的官吏。
钦差大臣
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况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
侍臣
1.侍奉帝王的廷臣。
清臣
1.指志行清白的人。
上臣
1.贤臣。
人臣
臣子;臣下:位极人臣|为人臣者岂可不忠。
铨臣
1.掌握考核﹑选拔人才之权的臣僚。
山谷臣
1.隐士的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