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明
1.兴盛清明。
熙穆
1.和顺。
熙平
1.兴隆安定。
熙洽
1.清明和乐;安乐和睦。语本汉班固《东都赋》:"至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 2.谓兴盛普及。
熙攘
1.见"熙熙攘攘"。
熙柔
1.和睦,使和洽。
熙盛
1.兴隆。
熙事
1.吉祥的事。熙,通"禧"。
熙泰
1.和顺。
熙天
1.明朗的天空。 2.使世运昌明。
韩熙载夜宴图
中国画。五代顾闳中作。绢本长卷。设色。描绘五代十国时期南唐中书侍郎韩熙载夜宴宾客的情景。画面可分为五部分,以屏幛等物分隔空间,表现听乐、观舞等场面。构图巧妙,用笔精细,设色工丽。
含哺而熙,鼓腹而游
哺:口中所含的食物;熙:游戏;鼓腹:鼓起肚子,即饱食。口含食物,手拍肚子。形容太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
康熙字典
清代张玉书等奉康熙帝命编纂。始于1710年,1716年成书。初名《字典》,后改现名。收字四万七千零三十五个,分二百十四个部首。是中国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
乐熙熙
1.和乐的样子。
民熙物阜
人民安乐,物产富饶。形容升平景象。
攘来熙往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攘攘熙熙
喧嚷纷杂的样子。
攘往熙来
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
熙熙壤壤
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壤,通“攘”。
熙熙攘攘
熙熙:和乐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纯熙
1.光明。多用于道德或品德。
昌熙
1.兴盛。
春熙
1.春日融和的光辉。 2.温和欢乐貌。
淳熙
1.亦作"湻熙"。 2.淳正熙洽。
醇熙
1.淳厚温和。
丰熙
1.犹言年丰人和。
阜熙
1.昌盛安和。
郭熙
北宋画家。字淳夫,温县(今属河南)人。1068-1077年间为图画院艺学,后迁待诏。擅画山水,早年较细腻工巧,晚岁则转为雄壮爽健。与子郭思合著《林泉高致》,是重要的山水画论著。有《早春图》等存世。
辅熙
1.辅佐广大。
光熙
1.光明。 2.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