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下余
1.谓灶下烧残的良木。典出《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后以"爨下余"比喻幸免于难的良材。
爨薪
1.烧火煮饭。泛指料理家务。 2.指焦尾琴。
爨星
1.即水星。一名辰星。
爨烟
1.亦作"爨烟"。 2.炊烟。
爨演
1.演戏;扮演。
爨灶
1.亦作"?灶"。 2.炉灶。
爨炙
1.烧;烧煮。
爨濯
1.做饭﹑洗刷。泛指家务。
爨宝子碑
额题《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之墓》。东晋碑刻。正书。公元405年镌立于建宁(治所在今云南曲靖)。书体在隶、楷之间,朴厚古茂,横划收笔多见波势。
爨本
1.杂剧剧本。
称薪而爨,数粒乃炊
称:衡量;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形容吝啬或贫穷。
称薪而爨,数米而炊
薪:柴;爨:烧火煮饭。称柴草,数米粒做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暮爨朝舂
早晨舂米晚上烧火煮饭,形容生活清苦。
五花爨弄
1.金元院本的别称。"爨弄"意为表演,院本演出大都由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人组成,故名。
乌爨弄
1.古代云南少数民族乌爨族的乐曲。
匕爨
1.匕﹐羹匙;爨﹐灶。借指炊事。
晨爨
1.清早烧火作饭。 2.清晨的炉灶。
称薪而爨
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称柴而爨
称了薪柴才去生火煮饭。比喻斤斤于细节而不识大体。同“称薪而爨”。
秤薪而爨
薪:柴;爨:烧火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不从大处着眼。
炽爨
1.烧煮。
饎爨
1.做饭,烹调。
舂爨
1.舂米与做饭。
炊爨
1.烧火煮饭。 2.指从事炊事的人。
蹈爨
1.犹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