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怔
1.眼睛发直,发楞。表示神志不清或惊恐失措。
楞怔怔
1.形容发楞的样子。
楞睁
1.发楞,迟疑不决。
楞子
1.棱角。
楞子眼
1.谓不正常地直瞪着眼。
楞层
1.狰狞,严厉。
楞冲
1.指力量大而劲头足的人。
楞冲冲
1.鲁莽冒失的样子。
楞次定律
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该定律指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使它所产生的磁场与引起感应的原有磁场的变化方向相反。由于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增加而引起的感应电流,其磁场与原磁场反向;由于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减少而引起的感应电流,其磁场与原磁场同向。该定律表明电磁感应现象也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楞伽
1.亦作"楞迦"。 2.山名。梵文Lank?音译。在古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境。相传佛在此山说经。 3.指《楞伽经》。梵名。有四种汉文译本,今存三种。此经提出五法﹑三性﹑八识等大乘教义,后人在诗文中常有征引。
翅楞楞
1.形容分散,分离。
格楞楞
1.象声词。
鼓楞楞
1.凸起饱满的样子。
黑不楞敦
1.方言。形容黑而粗壮。
花不楞登
1.形容颜色错杂。含厌恶意。
焦耳楞次定律
又称“焦耳定律”。定量确定电流热效应的定律。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q,跟电流强度i的平方、电阻r以及通电时间t成正比,即q=i2rt。式中i、r、t的单位分别为安培、欧姆、秒,则热量q的单位为焦耳。在任何电路中电阻上产生的热量称焦耳热。
楞里楞气
1.谓言谈率直而显得傻里傻气的样子。
楞手楞脚
形容动作鲁莽。
楞头楞脑
①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 ②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
拉卜楞寺
在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边。建于1710年。占地面积1300亩。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著名寺院之一。有五座学院、七大佛殿和佛宫,规模宏大。全寺佛像达二万四千多尊。舍利宝塔殿有一世至六世嘉木样(活佛)灵塔,全用金银制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楞
1.亦作"白愣"。 2.白眼直瞪。 3.呆傻。
瘢楞
1.像疮疤那样凸起。
卜楞
1.极快地晃动。 2.象声词。时常迭用,形容不紧不慢连续不断的钝响。
冰楞
1.见"冰棱"。
拨楞
1.晃动。 2.忽然。
窗楞
1.窗格。
侧巴楞
1.见"侧不楞"。
侧不楞
1.亦作"侧巴楞"。亦作"侧不棱"。 2.方言。犹趔趄。
充楞
1.装傻。
翅楞楞
1.形容分散,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