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寒犀
1.犀角名。据说可驱除寒气。
辟辟
1.象声词。如手指弹石之声。
辟摽
1.抚心捶胸。极度忧伤时的动作。辟﹐通"擗"。语出《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辟兵
1.躲避兵器伤害。 2.防避兵灾。
辟兵符
1.古代迷信指可避兵器伤害的符箓。
辟兵缯
1.旧俗端午节时系绕臂上的五彩丝线。谓可防避兵灾瘟疫﹐故名。《事类赋》卷四引汉应劭《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一说﹐谓以始出茧为丝织成﹐染以日月星辰鸟兽之状的绢。参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唐韩鄂《岁华纪丽.端午》。
辟驳
1.驳斥。
辟布
1.古代买卖双方就钱币出入事发生争执﹐管理市场的胥吏对此加以审察﹐定其是非曲直﹐谓之"辟布"。
辟藏
1.打开藏书之府。
辟草
1.开垦荒地。
百辟刀
1.古宝刀名。三国魏曹操制﹐以辟不祥﹐慑奸宄。
鞭辟近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古代洛阳方言。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宋儒常用语。
鞭辟入里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鞭辟向里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
鞭辟着里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
不辟斧钺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不辟子卯
1.谓丧礼不忌讳子日卯日。
独辟蹊径
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放辟邪侈
放、侈:放纵;辟、邪:不正派,不正当。指肆意作恶。
放辟淫侈
肆意为非作歹。亦指肆无忌惮、邪恶不正。同“放僻淫佚”。
阿辟
1.邪僻不正。
百辟
1.诸侯。 2.百官。
敖辟
1.形容乐音倨放而邪辟。
傲辟
1.见"傲僻"。
骜辟
1.傲慢邪辟。
八辟
1.周制规定八种人的犯罪须经特别审议﹐并可减免刑罚﹐称为"八辟"。《周礼·秋官·小司寇》:"以八辟丽邦法附刑罚。一曰议亲之辟,二曰议故之辟,三曰议贤之辟,四曰议能之辟,五曰议功之辟,六曰议贵之辟,七曰议勤之辟,八曰议宾之辟。"贾公彦疏:"案《曲礼》云:'刑不上大夫。'郑注云:'其犯法,则在八议轻重,不在刑书。'若然,此八辟为不在刑书,若有罪当议,议得其罪,乃附邦法而附于刑罚也。"孙诒让正义:"依《曲礼》注义,盖凡入八议限者,轻罪则宥,重罪则改附轻比,乃有刑也。"后来成为历代封建帝王的亲族﹑近臣减刑免刑的特权规定。汉代改名八议﹐三国魏正式写入法典﹐一直沿用到清代。
辟辟
1.象声词。如手指弹石之声。
般辟
1.盘旋进退。古代行礼时的一种动作姿态。
便辟
1.亦作"便僻"。 2.谄媚逢迎。 3.指谄媚逢迎之人。 4.指君主左右受宠幸的小臣。 5.善于言辩。 6.曲折移动貌。
鞭辟
1.鞭策;勉励。 2.剖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