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扞
1.保护捍卫。
保和
1.谓保持心志和顺,身体安适。
保和殿
1.殿名。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而宣和殿后﹐又创立保和殿者﹐左右有稽古﹑博古﹑尚古等诸阁﹐咸以贮古玉印玺﹐诸鼎彝礼器﹐法书图画尽在。"此指宋殿。清代保和殿为紫禁城内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干清门前。始建于明代,初建时称谨身殿,后改名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清雍正以后,朝考新进士及每岁除夕筵宴外藩,在此殿进行。
保衡
1.商代伊尹的尊号。又称"阿衡"。
保候
1.谓把犯人保出,在家等候官府传讯。
保护
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眼睛ㄧ~妇女儿童的权益。
保护关税
为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的发展,对进出口商品征收重税或实行减税、免税的政策。
保护国
因被迫订立不平等条约将部分主权(如外交主权)交给别国而受其‘保护’的国家。是殖民地的一种形式。
保护价格
为保护生产者或消费者的利益,由国家制定一定限额(上限或下限)并确保其实现的价格。例如,为保护农民利益,对农产品规定最低收购保护价格,以补偿生产成本并有一定收益;对某些在边远地区销售的工业品(如食盐)规定最高限价,以保护边远地区消费者的利益。
保护接地
使电工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的措施。可防止在绝缘损坏或意外情况下金属外壳带电时强电流通过人体,以保证人身安全。
阿保之功
阿保:保护,养育。扶持、养育的功劳。
阿保之劳
指扶持、养育的功劳。同“阿保之功”。
被保护人
1. 受人监护的人。
被保险人
1. 按期向保险机关缴纳一定的保险费,以期保险机关对其意外损失负责偿还的人。
安庆保卫战
太平天国著名战役。1860年夏,清军围攻安庆。洪秀全调陈玉成、李秀成西征武昌,以解安庆之围。次年西征失败,陈玉成回救安庆,并派兵入城助守。太平军和清军各派援兵,双方层层交战。9月因太平军城外援军失利,城内弹尽粮绝,安庆陷落,守城太平军一万余人全部战死。
持盈保泰
盈:盛满;泰:平安。旧指在富贵极盛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灾祸,以保持住原来的地位。
察里津保卫战
苏俄国内战争期间保卫察里津的战斗。1918-1919年,南线红军在斯大林等指挥下,连续三次击退白军对察里津的围攻,从而保证了对中央地区的粮食供应。
持禄保位
禄:旧时官吏的薪俸。为了保持俸禄官位,大臣阿谀奉承,不敢直言进谏。也指大臣有过失不肯引咎辞职。
财产保全
民事诉讼中,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对争议涉及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方法加以保全的措施。当事人提出申请的,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法院驳回申请。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对方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财产保险
以物质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包括火灾保险、运输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这类保险既承保财产本身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物质损失,也承保与该财产有关的其他利益损失,如因工厂房屋被焚引起的停工损失。
阿保
1.保护养育。 2.古代教育抚养贵族子女的妇女。 3.指一般的保姆。 4.指左右近幸之臣。
安保
1.平安,安全。 2.安定,使平安无事。
保保
1.对儿子的爱称。 2.泛用为对儿童的爱称。
朝夕不保
朝:早上;夕:黄昏。早晨不能保证晚上的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
边保
1.犹边防。
撤保
1.保证人辞却担保责任。
承保
承担保险:~额。
担保
①(对某事)负责;保证:他拍胸脯担保|姐姐出国由舅舅作经济担保。 ②民法上指为保障债权实现而采取的保证、抵押等行为。如甲向银行借款,乙为甲提供担保,保证在规定期内甲履行还款义务,一旦甲不履行义务时,乙予以履行。我国在1995年颁行担保法,规定了有关事项。刑事诉讼法上的担保则是为取保候审、保外就医等提供一定的保证。
城保
1.城堡。
吃劳保
1. 指靠劳动保险过活。如:有的工人家属也骂男人不会“吃劳保”、“泡病号”、“抢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