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
1.学术领域。 2.根据中﹑小学分布情况所划分的管理区,目的是便于学生上学和对学校的业务领导。
学取
1.学得;学着。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学人
1.求学的人。 2.学者,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或造诣的人。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学如穿井
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学如登山
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学僧
1.谓有学识的僧侣。
学尚
1.学问高深。 2.学问;学识。
北京大学图书馆
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1912年随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而改称北京大学图书部,1931年改现名。截止80年代末,馆藏图书三百五十余万册。
八砖学士
指懒惰的人。
饱学之士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法国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的高等学校。1795年创建于巴黎。原名巴黎师范学校,1845年改现名。1903年起成为巴黎大学的附属机构。分文理两科。学校免收学费并向学生发放助学金。毕业后须到指定岗位为国家服务十年。
百源学派
1.北宋邵雍学派。雍以皇极数证古今治乱﹐后言图书象数者多宗其说。世以雍居苏门山百源之上﹐故称"百源学派"。参阅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九﹑卷十。
半日制学校
1. 除星期日外每天只上半天课的学校。
北门学士
1.唐高宗时,弘文馆直学士刘祎之﹑著作郎元万顷等,时奉诏于翰林院草制,密令参决,以分宰相之权。唐制,官衙都在宫城之南,院在银台之北,刘元等人不经南门,而于北门出入,时人因谓之"北门学士"。参阅《旧唐书.刘祎之传》﹑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
婢学夫人
婢女学作夫人,比喻刻意去学,却总不能像。
博物学家
1.旧时对博通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等自然科学专家的尊称。
博学笃志
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辈学
1.共同学习。
比较文学
指对比性地考察和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之间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以及具体作品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同时也比较研究文学同艺术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相互关系。
比较语言学
1. 是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之间的关系和对应情况以及揭示诸语言是否具有共同原始语的方法的学科。
北方交通大学
中国以工科为主,兼有管理科学、理科、文科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北京。创建于1909年,初名铁路管理传习所。后校名多次变更,1952年改名为北京铁道学院,1970年改现名。设有管理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研究生院以及运输管理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建筑等系。
爱丁堡大学
英国的私立大学。1583年创建于爱丁堡。设有神学、法学、医学、文学、理学、音乐、社会科学、兽医等学院。
爱资哈尔大学
埃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公元970年创建于开罗。设有伊斯兰法学院、伊斯兰宣教学院、阿拉伯文学院、伊斯兰基础学院以及教育、语言翻译、医学、工学、商学、农学、医药等学院。
奥学
1.高深的学问。 2.指学识渊深的人。
抱学
1.胸怀学问。
颁学
1.谓分别学生才艺高下。
北京大学
中国的文理综合性大学。校址在北京。创建于1898年,当时称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1912年改现名。设有数学、物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法律等系和经济学院、研究生院以及多个科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