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爱
1.孝敬爱重。
孝帛
1.供丧事用的布帛。
孝称
1.尽心行孝的名声。
孝成王
1. 赵国的国君。如:孝成王使括代廉颇。——汉·刘向《列女传》。
孝诚
1.孝敬的诚心。
孝慈
1.对尊长孝敬,对下属或后辈慈爱。 2.指孝慈之道。 3.孝友。
孝道
1.谓以孝为本的理法规范。 2.孝行,尽心奉养父母。 3.指孝顺的人。
孝德
1.尊祖爱亲的品德。
孝弟
1.亦作"孝悌"。 2.孝顺父母,敬爱兄长。 3.指孝弟者。 4.汉代乡官名。
孝弟力田
1.亦作"孝悌力田"。 2.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惠帝时,名义上是奖励有孝的德行和能努力耕作者。高后朝置"孝弟力田"官。到文帝时,与"三老"同为郡县中掌教化的乡官。 3.唐代科举选士的科目之一。
棒头出孝子
1.谓对子女要实行严格的教育,才能教出成器的孩子。
不孝之子
不孝顺的子孙。
节孝祠
1.旧时封建统治阶级旌表节孝妇女的祠堂。清代在各省﹑府﹑州﹑县各建节孝祠一所﹐祠外建大坊﹐凡节孝妇女由官府奏准旌表的都入祀其中﹐春秋致祭。见《清会典.礼部十.祠祭清吏司二》。
节孝坊
1.旧时旌表节孝妇女的牌坊。
明孝陵
在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西南坡独龙阜。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建于1381-1383年。马皇后先于明太祖葬入,因马皇后谥“孝慈”,故名“孝陵”。陵前有八百多米长的神道,两旁立有石人、石兽十八对。陵墓现存有宝城、明楼和神功圣德碑等,明楼后是陵寝,是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合葬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入孝出弟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
入孝出悌
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试守孝子
1.对晋王绥的谑称。谓未知父母存亡而预为守孝。据《晋书.王绥传》载﹕王绥少有美称﹐实鄙而无行。
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471-499年在位)进行的政治改革。孝文帝五岁即位,其祖母冯太后临朝,颁行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等。孝文帝亲政后,将国都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往洛阳。继而禁鲜卑语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改胡服为汉服,仿南朝典则定官制朝仪。这些改革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北方的统一。
移孝为忠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被孝
1.穿着守丧的服饰。
不孝
1.不孝敬父母。 2.父母死,子于丧中自称不肖子。清初士大夫改称不孝。亦用作往来书信中的自称。
纯孝
1.犹至孝。
诚孝
1.忠孝。 2.出自内心的孝敬。
穿孝
1.为悼念死者而穿着孝服。
除孝
1.指守孝期满后脱去丧服。
出孝
1.既葬后除丧。孝,居丧之谓。
慈孝
1.孝敬。
淳孝
1.犹言至孝。
达孝
1.最大的孝道。达,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