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趱
1.挪移,腾挪。
那早晩
1.犹言那时候。
那咤
1.亦作"那叱"。 2.佛教护法神名。梵文Nalakūvara﹑或Nalakūbala的音译,那咤俱伐罗的省称。相传为毗沙门天王(多闻天王)之子,析骨还父,析肉还母,运大神力,为父母说法。《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哪咤即由此演化而来。
那摘
1.调拨;抽调。
那阵儿
1.指过去的某个时间。
那着
1.亦作"那末着"。 2.指示行动或方式;代替某种动作或情况。
那踪
1.移动步子。
那伽花
1.花名。
那个
1.见"那个"。
那庚
1.如何;怎样。
阿那波那
1.梵语?n?p?na的译音。意译为数息观。佛教静修之法﹐数鼻息的出入﹐使心境恬静宁一。
阿那含
1.梵语an?gamin的音译。意译为不还。佛教声闻乘(小乘)的四果之三﹐为断尽欲界烦恼﹑不再还到欲界来受生的圣者名。
阿那忽
1.形容体态柔美﹑苗条。阿﹐通"婀"。忽﹐助词。
阿那曲
1.词牌名。本为七言绝句﹐唐人以入乐府。旧题杨太真所作﹐宋人又名《鸡叫子》。
安那其主义
1.[英anarchism]无政府主义的旧译。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1929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中的德国馆。建于1929年。占地1250平方米。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和几道围墙组成。主厅平面呈矩形,厅内设有玻璃和大理石隔断,纵横交错,隔而不断,有的并延伸出去成为围墙,形成既分隔又联系、半封闭半开敞的空间,使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外之间的空间相互贯穿。建筑形体简单,不加装饰,利用钢、玻璃和大理石的本色和质感,显示着简洁高雅的气氛。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东那西辏
1.同"东挪西凑"。
丢那妈
1.方言。詈词。
纥那曲
1.词牌名。
圭亚那高原
南美洲东北部高原。海拔一般为300~400米。森林茂密。高原西北部有安赫尔瀑布。
阿那
1.柔弱貌﹔柔美貌。阿﹐通"婀"。 2.舒徐貌。阿﹐通"婀"。 3.茂盛貌。阿﹐通"婀"。 4.唐代乐曲名。
阿那波那
1.梵语?n?p?na的译音。意译为数息观。佛教静修之法﹐数鼻息的出入﹐使心境恬静宁一。
阿其那
1.满语音译。旧说是狗的意思。
阿史那
1.古突厥姓氏。唐代有阿史那忠。见《旧唐书.突厥传上》。
巴塞罗那
西班牙最大的港口和工业中心,全国第二大城市。人口约175万(1981年)。造船、纺织、汽车制造等工业发达。文化古城,市内多古建筑和博物馆。港口建有哥伦布纪念碑。旅游业发达。
不那
1.无奈。
波那
1.句中衬字,无义。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有小段海岸临亚得里亚海。面积511万平方千米。人口43645万(1991年)。首都萨拉热窝。地形多山。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采矿业和农业较重要。
钵那
1.见"钵拿"。
禅那
1.佛教用语。梵语Dhy?na的音译。简称为禅,六度之一。义译为思维修,静虑(即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