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通
1.西汉蜀郡南安(今四川乐山)人。因得文帝宠幸,官至上大夫,赐钱无数。又赐以蜀郡严道铜山,许自铸钱,邓氏钱遂遍天下。后世遂以"邓通"为钱的代称。
邓通钱
1.汉代邓通铸造的钱。
邓通山
1.同"邓氏铜山"。
邓尉
1.山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汉有邓尉曾隐居于此,故名。以产梅着称。
邓萧
1.邓禹与萧何的并称。邓禹,新野人,与汉光武帝刘秀同乡;萧何,沛县人,与汉高祖刘邦同乡。两人均以佐命功封侯。
邓小平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思想体系,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阐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文选
邓小平的主要著作集。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共三卷。1989-1993年出版。收入1938-1992年2月的著作二百零五篇。是邓小平理论的集中体现。
邓穴
1.同"邓氏铜山"。
邓攸无子
1.晋邓攸,字伯道永嘉中为石勒所俘,后逃至江南。南逃时,步行,担其儿及侄儿,度不能两全,乃弃子全侄。后竟无子,卒以无嗣。时人义而哀之,为之语曰:"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见《晋书.良吏传.邓攸》。后以"邓攸无子"谓无子嗣。
邓攸忧
1.同"邓攸无子"。
白邓邓
1.翻白眼的样子。
不邓邓
1.同"不登登"。
惭邓禹
1.南朝齐王融急于功名,自认为很有声望,想在三十岁内就做到公卿,结果只做了中书郎,因此曾抚案而叹:"为尔寂寂,邓禹笑人。"见《南齐书·王融传》﹑《南史·王融传》。按,东汉邓禹二十四岁就封侯,故云。后以"惭邓禹"指因功名迟暮而感叹。
尘邓邓
1.尘土弥漫之状。
呆呆邓邓
1.发楞貌;痴呆貌。
呆邓邓
1.发楞失神貌。
滴滴邓邓
1.步履不稳貌。
邓邓呆呆
1.呆笨迟钝貌。邓,用同"钝"。
邓邓浑浑
1. 形容混沌不清的样子。如:纷纷絯絯遍天涯,邓邓浑浑大地遮。——《西游记》。
黑邓邓
1.稀里糊涂。
白邓邓
1.翻白眼的样子。
不邓邓
1.同"不登登"。
尘邓邓
1.尘土弥漫之状。
呆呆邓邓
1.发楞貌;痴呆貌。
呆邓邓
1.发楞失神貌。
滴滴邓邓
1.步履不稳貌。
樊邓
1.古地区名。为春秋樊国﹑邓国的遗址。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及河南省邓县一带,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冯邓
1.东汉冯异﹑邓禹的并称。二人同为光武功臣。
耿邓
1.东汉初名臣耿弇和邓禹的并称。王莽篡汉﹐二人皆起而佐光武定天下。
黑邓邓
1.稀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