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教案1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等。 教案2 [jiào’àn]清末指因外国教会欺压人民而引起的诉讼案件,也指人民反抗教会欺压而引起的外交事件。
教本
1. 教科书;课本。
教鞭
教师讲课时指示板书、图片用的棍儿。
教材
有关讲授内容的材料,如书籍、讲义、图片、讲授提纲等。
教长
中国通用汉语的穆斯林对主持伊斯兰教清真寺教务的阿訇的称呼。有时与“伊玛目”同义。
教场
1.亦作"教场"。 2.旧时操练和检阅军队的场地。
教乘
1.佛教语。指佛教﹑佛法。
教程
专门学科的课程(多用做书名):近代史~ㄧ政治经济学~。
教笞
1.教训鞭笞。
教敕
1.教诫;教训。
比较教育
研究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的学科。通过比较不同的教育制度,探讨教育的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预测,以便根据本国的条件进行取长补短,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爱的教育
意大利亚米契斯著。1886年出版。分十卷。全书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一个小学生安利柯的学校和家庭生活,颂扬爱国主义的思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师生之间、儿童之间的友爱。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观点、情感和维护祖国尊严的意志。国际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坚持和维护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及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组织和人士的团结,支持和援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
成人教育
1. 以成年人为对象的非正规教育。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不可教训
教训:教育,教诲。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不屑教诲
认为不值得教训。
初等教育
也称“基础教育”。对受教育者实施最初阶段的教育。在中国,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小学,对青年、成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施以相当于小学程度的教育。
保教
1.遵守教化。
白莲教
1.假借"弥勒下生"的民间秘密宗教团体。盛行于元﹑明﹑清。教派名目繁多﹐教内等级森严。常被用为农民起义的组织工具﹐如元末红巾起义﹐清嘉靖白莲教大起义等。
八卦教
1.白莲教的支派。始称收元教﹐为清初山东单县刘佐臣创立。其后传布于河北﹑河南﹑山西等地。教徒依八卦分为八股﹐故又称八卦教。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宣称"平胡不出周刘户﹐歳在戊辰﹑己巳年。"乾隆年间不断遭到清统治者镇压﹐教主刘省过(佐臣孙)等被杀害。嘉庆年间又一度盛行﹐教徒林清李文成等曾领导起义﹐改名天理教﹐亦遭镇压。其后分支馀派散在各处﹐义和拳即其中一支。
邦教
1.国家的教化。
帮教
帮助和教育:对失足青少年要做好~工作。
罢教
1.教师为争取实现某种要求或表示抗议而联合停止教课。
弼教
1.辅助教化。多指以刑辅教。语出《书·大禹谟》:"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孔传:"弼﹑辅,期﹑当也。叹其能以刑辅教,当于治体。"
白教
1.喇嘛教噶举派的俗称。
拜教
1.拜受教诲。
拜物教
①原始宗教的一种形式,把某些东西(如石头、树木、弓箭等)当做神灵崇拜,无一定的组织形式。 ②比喻对某种事物的迷信: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