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在中间的词语、江在中间组词、江组词

江在中间组词

江在中间的词语,共有149条组词结果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中国在长江中上游流域各省区实施的林业生态工程。规划造林667万公顷,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建设时间为1989-2015年。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中国第三大平原。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安徽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地势低平,下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中国淡水湖最集中地区,河网稠密,有“水乡泽国”之称。中国重要农业基地,著名的“鱼米之乡”。沿江为中国重要工业带。

春江花月夜

民间丝竹曲。见“夕阳箫鼓”(507页)。

澄江如练

澄:清澈,明净。练:洁白的熟绢。清澈的江水,像一条白练一样。多指对江景的鸟瞰。

船到江心补漏迟

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楚江萍

1.《孔子家语.致思》载,楚王渡江,见物大如斗,圆而赤,取之,使人往鲁问孔子。孔子曰:"此所谓萍实者也,可剖而食之,吉祥也,唯霸者能获焉。"后因以"楚江萍"喻吉祥而罕见难得之物。

楚江体

1.明宁王朱权所定的乐府十五体之一。

楚江王

1.也写作"初江王"。中国佛教所传十个主管地狱的阎王之一。参见"十殿阎王"。

得江山助

得到江河山川的帮助才能写出好的诗文。比喻好的诗文是不能脱离现实的。

打江山

1.用武力夺取政权。

大江东去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后借用为词牌名。多表示陈迹消逝,历史向前发展。

大江南北

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

丹江口水利枢纽

在湖北省西北部,汉江及其支流丹江汇合处。1973年建成。大坝长约2.5千米,库容209亿立方米。电站装机容量90万千瓦,年发电量38.8亿千瓦小时。具有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等综合效益。为“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重要枢纽。

都江堰

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世界上最大的无坝引水枢纽。在四川省岷江中游。渠首工程在灌县(今都江堰市)城西北。战国时,秦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后代屡有扩建。引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兼具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渡江楫

1.《晋书.祖逖传》:"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后以为出征宣誓的典故。

渡江曲

1.借指《桃叶歌》。相传该歌为晋王献之于秦淮河畔歌送其妾桃叶时作,其词云:"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见《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桃叶歌》引《古今乐录》。

渡江亡楫

亡:同“无”;楫:船桨。过江时船上没有桨。比喻没有准备,没有必要的凭借。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双方和谈代表团拟定的《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次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及华东、中原军区部队共约百万人,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下发起渡江战役。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战线上,兵分三路强渡长江。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在中国大陆统治的覆灭。随后解放军占领武汉、南昌,攻克上海。至6月1日解放崇明岛,渡江战役结束。这次战役共歼国民党军四十三万余人,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翻江倒海

原形容雨势大,后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翻江搅海

形容水势浩大。多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也形容吵闹得很凶或事情搞得乱七八糟。


本页面提供了江在中间的词语、江在中间组词、江组词等内容,如果你需要关于江在中间组词的信息,本页面的组词结果可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