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在中间的词语、午在中间组词、午组词

午在中间组词

午在中间的词语,共有24条组词结果

本初子午线

经线,是计算东西经度的起点。1884年国际会议决定用通过英国格林尼治(Greenwich)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1957年后,格林尼治天文台迁移台址。1968年国际上以国际协议原点(CIO)作为地极原点,经度起点实际上不变。

草地上的午餐

原名《浴女》。油画。法国马奈作于1863年。描绘一片池边树林的草地上,两个衣冠楚楚的男子和一个裸体的女子席地而坐,稍远处一个浴女正从池塘边走上来。画家抛弃了光滑的用笔和对立体感的塑造,用大片平涂的色彩突出人物形象。

端午节

中国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五月初五。这一节日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之一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一天,民间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门上挂菖蒲的习俗。

端午索

1.古代儿童于端午节所系的项索。

工作午餐

1.利用午餐时间边吃边谈工作,称为工作午餐。

过午不食

1.佛教戒律。每日一餐,过了中午就不再吃食。

甲午风云

中国故事片。长春电影制片厂1962年摄制。希侬、叶楠、陈颖、李雄飞、杜梨编剧,林农导演,李默然主演。1894年,日本海军侵犯中国领海。北洋大臣李鸿章被迫起用力主抗日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海战中,北洋舰队失利,邓世昌代旗舰指挥作战,在冲撞敌旗舰时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甲午农民战争

1894年(甲午年)朝鲜农民反对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的武装起义。由全fc69准领导,在全罗道古阜一带爆发。由于起义军号召人民“逐灭倭夷”、“灭尽权贵”,得到广大农民的响应。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侵略势力控制朝鲜。1895年,全fc69准牺牲,起义被日军和朝鲜政府军镇压。

甲午战争

1894-1895年,日本发动的并吞朝鲜侵略中国的战争。因为1894年是甲午年,所以称甲午战争。

交午柱

1.见"交午"。

旁午构扇

旁午:交错,纷繁;扇:通“煽”;构扇:连接,煽动。形容相互构陷、煽惑。

旁午走急

旁午:交错,纷繁。纵横交错,往来奔赴。

晌午大错

1.谓正午已经过去了很久。

晌午饭

1.午饭。

晌午歪

1.指正午之后,约一两点钟之间。

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年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因战争爆发于旧历甲午年而得名。1894年7月,日本在朝鲜丰岛海面突袭清军运兵船,并进攻驻守牙山的清军。8月,双方正式宣战,清军在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中受挫,日军分陆海两路进攻中国东北。次年2月,日军攻占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不久,辽东半岛陷落。中国人民和爱国官兵对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英勇的抗击,但因清政府的腐败而遭到失败。最后清政府派李鸿章赴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中国进一步加深了半殖民地化。

子午道

1.古隘道名。汉平帝元始五年开辟的关中到汉中的南北通道。

子午谷

1.亦省称"子午"。 2.谷名。在今陕西省秦岭山中,为川陕交通要道。据《长安志》载,谷长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西安府南百里;南口曰午,在汉中府洋县东一百六十里。

子午花

1.金钱花的别名。

子午莲

1.即睡莲。其花午时开子时敛,或子时开午时敛,故名。


本页面提供了午在中间的词语、午在中间组词、午组词等内容,如果你需要关于午在中间组词的信息,本页面的组词结果可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