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在开头的词语,共有1779条组词结果
大水冲了龙王庙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大水淹了龙王庙
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
大顺
1.谓顺乎伦常天道。 2.自然﹐天然。 3.犹大法。
大舜
1.对舜的尊称。
大说
1.主要的意思。 2.高深的学说。
大司
1.犹言大事。
大司成
1.周官名。司徒属官。 2.唐国子监祭酒﹐掌儒学训导之政﹐相当于西汉的博士仆射﹑东汉的博士祭酒。高宗龙朔二年改国子监为司成馆﹐祭酒为大司成﹐咸亨元年复旧。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三》。
大司空
1.官名。春秋晋有大司空﹐主司土木。汉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哀帝时曾复旧称﹐后再改为大司空﹐与大司徒﹑大司马并称三公﹐成为共同负责最高国务的长官。东汉以后但称司空。明清用作工部尚书的别称。
大司乐
1.《周礼》官名。又称大乐正。为乐官之长﹐以乐舞教国子。
大司马
武官名。始称于春秋战国,主军政、军赋,地位和权限与西周时的司马同。汉武帝时置大司马,与大司徒、大司空并称三公,共理军国事务。东汉初曾改称太尉。魏晋时为上公之一,位在太尉、司徒、司空之上,位显权重。南北朝时或置或不置。隋时废。明清时系兵部尚书之别称。
大司农
1.官名。秦置治粟内史﹐汉景帝时改称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北齐时称司农寺卿﹐隋唐以后所置略同。元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明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大司徒
1.官名。周官有大司徒﹐掌国家之土地与人民。汉哀帝时罢丞相之职﹐置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称三公。东汉时称司徒。
大司务
1.厨师。
大厮八
1.大模大样地;有排场地。
大厮把
1.同"大厮八"。
大厮并
1.大争斗﹐大吵闹。
大四八
1.见"大厮把"。
大四至
1.犹大厮八。
大姒
1.见"太姒"。
大祀
1.帝王最隆重的祭祀。指祭祀天地﹑宗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