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结尾的词语,共有67条组词结果
山南
1.古时泛指太华﹑终南两山以南之地。
邵南
1.即《召南》。《诗》十五国风之一。召在岐山之南,为周初召公奭之封地。
收江南
1.曲牌名。属北曲双调。字数定格据《九宫大成谱》,用在双调套曲内。明清传奇用此曲时,往往略有变化。
石南
1.植物名。花供观赏,叶可入药。
水南
1.见"水南山人"。
双南
1."双南金"的略语。
图南
1.《庄子.逍遥游》载: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后以"图南"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苏里南
南美洲东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1633万平方千米。人口386万(1994年)。首都帕拉马里博。境内以山地、高原为主,沿海为平原。大部属热带雨林气候。经济以工矿业为主。铝土开采和冶炼为最主要的工业部门。
司南
1.我国古代辨别方向用的一种仪器。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杓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2.比喻行事的准则;正确的指导。 3.司南车的省称。 4.犹司晨。
天南
1.指岭南。亦泛指南方。
五南
1.江南﹑湖南﹑岭南﹑海南和云南的合称。泛指南方。
望江南
1.词牌名。原为隋乐曲名。隋炀帝曾制《望江南》八阕。唐用为词调名。初仅单调﹐宋时增双调。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双调加倍。分前后段。另一变体﹐前后段各五句二仄韵二平韵﹐共五十九字。此调异名甚多﹐初名《谢秋娘》﹐传为李德裕悼念亡妓谢秋娘所作。后因白居易有"江南好"及"能不忆江南"句﹐遂名《江南好》或《忆江南》。刘禹锡词有"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句﹐因又名《春去也》。温庭筠词有"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句﹐遂又名《望江楼》。皇甫松词有"闲梦江南梅熟日"﹐又名《梦江南》﹑《梦江口》。李煜词作《望江梅》﹐丘长春词作《望蓬莱》。此外﹐其它还有《安阳好》﹑《梦仙游》﹑《步虚声》﹑《壶山好》﹑《归寨北》等异称。参阅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宋王灼《碧鸡漫志.词谱》。
西南
一般指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和西藏自治区。
夏南
1.春秋时陈大夫夏征舒的别名。
雪北香南
多雪的北方和花木飘香的南方。
忆江南
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调五十四字,都押平声韵。
雍南
1. 雍州的南部。雍,雍州,现陕西省,甘肃省一带。如: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
越南
东南亚国家。在中南半岛东部,临南海。北邻中国。面积3296万平方千米。人口7260万(1994年)。首都河内。境内3/4为山地,红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分居北部和南部。热带季风气候。世界主要稻米出口国之一。工业有冶金、机械、煤炭、纺织等部门。
指通豫南
1. 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豫州,古地名,现在河南省黄河以南。如: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列子·汤问》。
征南
1.指晋征南大将军羊祜。 2.指晋杜预。预卒赠征南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