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在结尾的词语,共有254条组词结果
刑象
1.古代描绘刑罚的图像。用以公诸民众,以示儆戒。
形象
①相貌;样子:画彪形象,以劝学者|少而丧母,不识形象。 ②用来帮助理解或引发思维活动的具体形状:形象教学。 ③文艺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特殊手段。即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图画,包括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等。由于文艺描写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所以文艺作品中的形象主要指人物形象。
悬象
1.天象。多指日月星辰。《易.系辞上》作"县象"。 2.公布历法。
驯象
1.驯养的象。
艳象
1.艳美的形象。
爻象
1.《周易》中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 2.《周易》中的爻辞和象辞。泛指《易传》。 3.《易.系辞下》云,"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后因以"爻象"指吉凶。 4.形迹。
言象
1.指在言词上留下的迹象。
曜象
1.指日﹑月﹑五星。
遗象
1.见"遗像"。
印象
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印象深刻|奇怪得很,这次却有迥乎不同的印象。
瑶象
1.美玉和象牙。
逸象
1.奔走的象。 2.指《周易》未收录的象辞。
仪象
1.以为模式。 2.形象。 3.以仪器观测天象。
遗风余象
前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和法式。
义象
1.指《易经》的义理爻象。
异象
1.亦作"异象"。 2.景象不同。 3.奇异的景象。
译象
1.《礼记.王制二》﹕"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后因以"译象"指翻译人员。
意象
中国古代美学范畴。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意象即对象的感性形象与自己的心意状态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具体形象。该词原为哲学概念。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中首次将其用于艺术创造,指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说明构思时须将外物形象与意趣、情感融合起来,以形成审美意象。
映象
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中以感觉、观念或思想等形式的再现。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和人脑进行反映活动的结果。实践是客观事物映象的来源。人脑中关于客观事物的映象,都是在具体实践条件下,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的或错误的反映。
元象
1.即玄象。天上的星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