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在结尾的词语,共有185条组词结果
贫剧
1.贫穷,困苦。
评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华北、东北各地。清末由河北莲花落在唐山发展而成。艺术上曾受京剧、河北梆子和话剧影响。初名“唐山落子”、“平腔子戏”、“蹦蹦”、“奉天落子”、“评戏”等。1935年定名“评剧”。板腔体结构,有慢板、二六板、垛板等。剧目有《杨三姐告状》、《花为媒》、《小女婿》等。
蒲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山西南部和陕西、河南等省的部分地区。曾名“蒲州梆子”、“乱弹”,20世纪50年代改今称。起源一说脱胎于锣鼓杂戏,一说源于“弦索调”。与中路梆子(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又曾与同州梆子合称“山陕梆子”。唱腔有慢板、二性等。剧目有《薛刚反朝》、《麟骨床》等。
黔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贵阳、遵义、安顺等地。1953年由曲艺贵州扬琴(也叫“文琴”)发展而成。曾名“文琴戏”,1960年改今称。唱腔有清板、二板、三板、扬调等。剧目有《秦娘美》、《奢香夫人》等。
轻歌剧
1.源出意大利文operetta,一译"小歌剧"。一种喜剧性的歌剧。通常结构短小,以独幕者居多;音乐风格较为通俗。
趣剧
1.即闹剧。
勤剧
1.勤苦辛劳。
琼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海南和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曾名“海南戏”。清中叶以前,以正字戏、潮剧的曲调为基础,吸收海南岛民歌及歌舞八音发展而成。有中板、程途、苦叹板等五种板式。剧目有《红叶题诗》、《狗衔金钗》、《红色娘子军》等。
清唱剧
1.一种大型的供合唱队演唱的乐曲,叙事成分占主要地位,但不像歌剧那样有戏剧性的表演。
人间喜剧
法国巴尔扎克所作一套小说的总称。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又分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原计划写作一百三十七部,实际完成九十余部。著名小说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幻灭》、《贝姨》、《邦斯舅舅》等。
曲剧
1.由曲艺发展而成的新型戏曲,有北京曲剧﹑河南曲剧﹑安徽曲子戏等。亦专指北京曲剧。
冗剧
1.亦作"冗剧"。 2.繁重。亦指繁重的职务。
饶剧
1.谓喜开玩笑。
沈剧
1.谓病情沉重,病势加剧。
书斋剧
1.即案头剧。一种不适宜演出,只供阅读欣赏的文学剧本。
枢剧
1.谓机要而繁重。
绍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和杭嘉湖地区以及上海。主要唱腔二凡渊源于陕西的西秦腔、三五七源于安徽的吹腔。一般认为,是明末西秦腔经安徽流入绍兴后,与当地方言和戏曲音乐结合发展而成。武功来自目连戏。剧目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龙虎斗》、《血泪荡》等。
诗剧
亦称“剧诗”。用诗体对话写成的剧本。欧洲19世纪以前的剧本大多是诗剧。虽具有戏剧的形式,但只供阅读,不适合剧场演出的诗剧。
史剧
1.历史剧。以历史为题材的戏剧。
室内剧
电影、电视剧样式之一。具有很强的舞台剧特点,剧作严守三一律。主要故事情节在室内进行,极少使用外景,情节采用单线叙述方法,且时间跨度很小。室内剧电影于20世纪20年代出现在德国,代表作为《最卑贱的人》,后即趋于衰落。今常为电视剧所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