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责
1.罪罚。 2.罪行的责任。
罪责难逃
指不能逃避犯罪所应负的责任,一定要受到惩处。
罪障
1.佛教谓罪孽能障碍诸善﹐因称为"罪障"。
罪谪
1.古代官吏因罪降调或流放。
罪征
1.指犯罪的迹象。
罪证
1.犯罪的证据。
罪诛
1.治罪;以罪处死。
罪主
1.主犯。
罪状
罪名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如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诬陷罪的罪状是“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在日常语言中,用以指犯罪行为的具体状况,如说:“该犯的罪状令人发指”。
罪坐
1.归罪;连坐。
抱罪怀瑕
瑕:美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错误。指因犯过错误而感到内疚。
传授犯罪方法罪
在我国,指以言语、书面、动作或录音录像等形式,教给他人犯罪方法的行为。
带罪立功
带着罪过建立功劳,以争取减免处罚。
戴罪立功
带着罪过或错误去创立功勋,以功赎罪。
戴罪图功
戴罪:身负重责;图:谋取。指有罪之人立功,争取减免罪行。
风流罪犯
指轻微的过失。
风流罪过
风流:原为封建士大夫的所谓风雅。原指因为风雅而致的过错。后也指因搞男女关系而犯下的罪。
二罪俱罚
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犯罪动机
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与犯罪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犯罪目的是实施犯罪行为希望达到的结果,犯罪动机则是之所以希望达到这种结果的内心活动。同样的犯罪目的,可以出自不同的犯罪动机。如故意杀人,其犯罪动机或为报仇,或为图财,或为灭口,等等。犯罪动机反映犯罪分子的主观恶性程度,在量刑上有一定意义。
犯罪对象
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人或物。体现犯罪客体。相同的犯罪对象,可以体现不同的犯罪客体。如公共汽车被破坏,这一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犯罪客体,可以是公共安全的社会关系(在行驶中被破坏),也可以是公共财产所有权的社会关系(在车库中被破坏)。有些犯罪没有犯罪对象,如脱逃罪;有些犯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特定的对象,如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依法执行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
被罪
1.因罪而受惩治。
白罪
1.罪行已查清的人。
按罪
1.问罪;治罪。
案罪
1.犹治罪。
办罪
1.犹治罪。
抱罪
1.对自己的错误心怀愧疚;负疚。
蔽罪
1.判罪。
避罪
1.避免获罪;惧怕获罪。 2.谓犯罪者逃避惩处。
逋慢之罪
不遵守法令的罪过。
逋罪
1.逃亡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