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宝刀
1.见"赠刀"。
赠鞭
1.《左传.文公十三年》载:晋大夫士会奔秦,晋恐士会为秦所用,就派魏寿馀到秦策动士会回晋。士会离秦时,秦大夫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杜预注:"策,马檛。"后即以"赠鞭"喻策马快行。
赠别
1.送别时以物品或诗文言词等相赠。
赠彩
1.奖品。
赠策
1.《左传.文公十三年》载:晋大夫士会奔秦,晋恐士会为秦所用,就派人招他回国。士会离秦时,"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孔颖达疏引服虔曰:"绕朝以策书赠士会。"后即以"赠策"谓致送书信或临别赠言。 2.《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秦穆公曾七日而寤,寤之日,对公孙支与子舆说,曾见天帝,天帝告以晋国将大乱等事。公孙支书而藏之,是为秦策。后用"赠策"谓天授其旨意。
赠酬
1.赠送以示酬劳的东西。酬,同"酬"。
赠处
1.《礼记.檀弓下》:"子路去鲁,谓颜渊曰:'何以赠我?'……﹝颜渊﹞谓子路曰:'何以处我?'"后以"赠处"为朋友分别时互赠勉励之言的典故。
赠赐
1.赠送赏赐。亦指赠送赏赐的财物。
赠答
1.谓以诗文互相赠送酬答。
赠刀
1.《晋书.王览传》:"初,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登三公,可服此刀。虔谓祥(王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祥固辞,强之乃受。祥临薨,以刀授览(祥弟王览)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览后奕世多贤才,兴于江左矣。"后世因以"赠刀"为赞许别人堪负重任,前程远大之典。
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1.比喻物得其用。卖,也用作"赠"。
宝剑赠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1.见"宝剑卖与烈士,红粉赠与佳人"。
采兰赠芍
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采兰赠药
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长倩赠刍
1.《西京杂记》卷五﹕"公孙弘以元光五年为国士所推﹐上为贤良。国人邹长倩以其家贫﹐少自资致﹐乃解衣裳以衣之﹐释所著冠履以与之﹐又赠以刍一束﹑素丝一襚﹑扑满一枚﹐书题遗之曰﹕'……此自少之多﹐自微至着也﹐类士之立功勋﹐效名节﹐亦复如之﹐勿以小善不足修而不为也。'"后以"长倩赠刍"为勉励他人从小善做起之典。
临别赠言
分别时赠送的一些勉励的话。
临别赠语
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
颁赠
1.犹颁赐。
持赠
1.持物赠人。
策赠
1.以策书封赠官爵谥号。
册赠
1.以册书对死者追加封赐。
漕赠
1.亦称"漕截"。 2.旧时指于征收漕粮正税外所加收的赠贴。
宸赠
1.皇帝的赏赐。
酬赠
1.以礼物﹑金钱等为赠以表谢意。 2.诗词唱和。
充赠
1.犹馈赠。
宠赠
1.指帝王赠与。
辍赠
1.谓取物相赠。辍,通"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