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袍和袄。古代军戎服饰。指比铠甲轻便的战袍和战袄。盛行于六朝,唐宋因之。 2.袍和袄。隋唐官定常服。
1.锦袍的面料。
1.锦袍腰带。古代君王和贵官的常服。 2.泛指长袍衣带。
1.传统戏曲脚色行当。指穿蟒袍官服的丑角。京剧文丑的一种。扮演正反面角色的文武官员,大都说京白,也有说韵白的。一般讲究口齿伶俐,念白清脆。如《昭君出塞》中的王龙﹑《斩黄袍》中的韩龙等。
1.制袍用的料子。
1.袍子。古代常用作官服。亦为长袍的通称。
1.旧时活动于西南各省的帮会名。成员多数为城乡流氓无产者,成分复杂。 2.指袍哥帮会成员。
1.袍服和外褂。清代官服的主要组成部分。 2.旧时男子所穿的长袍马褂。
1.指民国初年穿长袍马褂以示反对共和的豪绅阶层。
1.朝服和手板。上古自天子以至大夫﹑士人,朝会时皆穿朝服执笏。后世唯品官朝见君王时才服用。 2.泛指官服。 3.借指有品级的文官。
全部袍在开头的词语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1.指僧人。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原指旧时帝王官宦上朝时或聚会时穿的服装。现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1.犹言纨袴子弟。
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同“黄袍加身”。
1.指唐李白。语本《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着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指旧时人们穿的各式肥大服装或传统戏曲服装。
1.指古代低级官员所服用的绿色官服和槐木手版。
绣有蟒蛇的长袍,饰有玉石的腰带。指官服,也指传统戏曲中帝王将相的服装。亦作“蟒衣玉带”。
全部袍在中间的词语 »1.旧指未做官的士人。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为入试士子的代称。
1.男子穿的中式长衣。
秉:持;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的手板;披袍:身穿朝服。比喻作官。
1.布制长袍。 2.犹布衣。指平民。
1.明代的一种便服。
1.僧衣。
1.指明代宫廷内臣所穿二色衣的第二层直裰。
1.元代仪卫服饰名。衬在裲裆甲里面的长衣。
1.传说中神仙穿的长袍。
1.春衣。
全部袍在结尾的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