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拔
1.犹超度。
渡杯
1.释杯渡(亦作杯度),晋宋时僧人,不知姓名。相传其常乘一木杯渡河,因号曰杯渡。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杯渡》。后以"渡杯"泛指僧人云游所携之物。
渡槽
跨越山谷、道路、水道的桥梁式水槽,两端与渠道相接。
渡场
1. 渡口。
渡船
载运行人、货物、车辆等横渡江河、湖泊、海峡的船。
渡工
1. 从事于摆渡工作的人。
渡河香象
渡:横渡江河。大象过河,脚踏河底。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渡荒
1.度过灾荒日子。
渡济
1.渡水;过河。
渡江楫
1.《晋书.祖逖传》:"帝乃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后以为出征宣誓的典故。
暗渡陈仓
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
杯渡松
1.相传为晋宋间高僧杯渡手植之松。
大渡河
岷江支流。源于青海、四川两省边境果洛山,纵贯四川西部。在乐山市纳青衣江后和岷江汇合。长1155千米。绝大部分河段为峡谷。落差大,富水能。已建成龚嘴水电站。
钓伏渡挽
1.指八股文截搭题的作法。截搭题一般分为上下两截。从上截的上文﹐钓出下截﹔下截收处﹐仍落到上截﹐这就叫做钓。扼住上截下截﹐驾奴中间﹐然后从上截过渡到下截﹐这就叫做渡。从下截挽到上截﹐然后再落下文﹐这就叫做挽。这三种笔法﹐都是变形的伏笔﹐因此谓"钓伏渡挽"。
干渡钱
1.宋代在黄河故道所收的过道税。
官渡柳
1.东汉末年,曹丕在官渡植柳,以为官渡之战的纪念。后多用为感怀的典故。
官渡之战
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公元199年,袁绍率军南下,恃兵多粮足,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与处劣势的曹操相持。次年曹操利用袁绍轻敌和内部不稳之机,成功地突袭其后方屯粮重地,袁绍军心动摇。曹操乘机挥军全线出击,大破袁绍主力,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
公无渡河
1.乐府歌辞名。《乐府诗集》附于相和歌辞《箜篌引》下。四言四句﹐以歌辞首句"公无渡河"而名。
过渡内阁
看守内阁。也叫过渡政府。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和准则。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2年下半年由毛泽东提出,1954年为中共七届四中全会批准,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原来估计十五年左右时间完成,但在实际执行中,于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接着又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拔渡
1.见"拔度"。
摆渡
用船载人或物过河:摆渡船|摆渡过河。
杯渡
1.晋宋时僧人,不知姓名。传说其常乘木杯渡水,故以杯渡为名。事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杯渡》。后因以称僧人出行。
超渡
1.佛﹑道二教谓使死者灵魂得以脱离地狱诸苦难。 2.跨过;渡过。
搭渡
1.一种用木头二方,夹装在门槛里外,可使车辆从槛外入内的桥状装置。
断渡
1.停渡;禁渡。
东渡
1.渡向东岸。 2.特指东去日本。
飞渡
1.在上空越过。
筏渡
1.用筏子渡水。
官渡
1.官设的渡口。 2.古地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因临古官渡水而得名。东汉末,曹操以劣势兵力战败袁绍主力军于此。今尚有土垒遗存,称中牟台,又称曹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