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兵
1.水军;水兵。
舟车
1.船和车。 2.谓乘船﹑乘车旅行。亦借指旅途。
舟车劳顿
舟车:船与车,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劳顿:劳累疲倦。形容旅途疲劳困顿。
舟车之利
舟:船,水运;车:车辆,陆运;利:便利。车船便利。形容水陆运输方便。
舟次
1.船停泊之所。即码头。 2.行船途中,船上。
舟杭
1.同"舟航"。 2.指船只。
舟航
1.船只。 2.犹津梁。 3.拯济。 4.比喻济世的良才。
舟壑
1.《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意谓世事都在不知不觉之中变化着﹐而昧者不察。舟壑,藏在山谷中的船。后借指世事。
舟楫
1.亦作"舟檝"。 2.《诗.卫风.竹竿》"桧楫松舟"毛传:"楫所以棹舟,舟楫相配,得水而行。"后以"舟楫"泛指船只。 3.指行船。 4.船桨。 5.指船夫。 6.比喻宰辅之臣。
舟檝
1.见"舟楫"。
柏舟节
1.亦作"柏舟节"。 2.旧时谓夫死不嫁的节操。
柏舟之节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同“柏舟之誓”。
柏舟之誓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亦作“柏舟之节”。
扁舟乘兴
1.晋王徽之居山阴,雪夜念及好友戴逵,即乘小船去剡溪访之。经宿方至,至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后因以"扁舟乘兴"为访友的典故。
扁舟兴尽
1.谓访友兴尽而归。
扁舟意
1.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句践灭吴,谓范蠡曰:'吾将与子分国有之。'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乘扁舟泛五湖,终不返。"因以"扁舟意"为隐遁的决心。
车击舟连
车相撞,船相连。极言车船之多。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沉没;侧畔:旁边;帆:船。沉船旁边有很多船过,发病的树木旁边有很多茂盛的树木。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
沉舟破釜
釜,锅。打破饭锅,沉掉渡船。表示决一死战。
东舟西舫
1.谓周围的船只。
榜舟
1.行船,使船。
宝舟
1.佛教语。比喻普渡众生到达彼岸的佛法。
白鱼登舟
为殷亡周兴之兆。同“白鱼入舟”。
白鱼入舟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柏舟
①《诗·邶风》篇名。写一个正直的臣子在忧患国事时,却受阻于小人,无法表达意见的内心愤懑之情。 ②《诗·fe7c风》篇名。少女因母亲不同意她的恋爱而发出誓言,表示至死不会对情人变心。
鳊鱼舟
1.形似鳊鱼的小舟。
扁舟
1.小船。
彩舟
1.装饰华丽的船。
不系之舟
没有用绳缆拴住的船。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也比喻无拘无束的身躯。
不系舟
1.比喻自由而无所牵挂。 2.比喻漂泊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