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布
1.一种经纬稀疏而轻薄的丝织品。 2.经纬稀疏的棉织品。可以做蚊帐,或用以作医疗用品等。特指经消毒后用以包扎伤口者。
纱厨
1.见"纱幮"。
纱橱
1.蒙有纱布或钉铁纱﹑尼龙纱等的储食橱。
纱幮
1.亦作"纱厨"。亦作"纱厨"。 2.纱帐。室内张施用以隔层或避蚊。
纱窗
1.蒙纱的窗户。
纱窗恨
1.词牌名。双调。有四十一字﹑四十二字两体。原为唐教坊曲名。前蜀毛文锡词有"月照纱窗,恨依依"句,故名。参阅《词谱》卷四。
纱灯
1.用纱罩笼住的灯。
纱锭
1.纺纱机上的主要部件,用以将棉纤维捻成细缕并绕在滚筒上。纱厂的规模通常以纱锭的数量来表示。
纱冠
1.纱制官帽。
纱縠
1.精细﹑轻薄的丝织品的通称。
白纱帽
1.白纱制的高顶帽。自晋至南朝梁皇帝平时所戴。
碧纱厨
1.见"碧纱幮"。
碧纱橱
1. 清朝建筑内檐装修中隔断的一种,也称隔扇门、格门。
碧纱幮
1.亦作"碧纱厨"。 2.以木为架,顶及四周蒙以绿纱,可以折叠。夏令张之,以避蚊蝇。
碧纱窗
1.装有绿色薄纱的窗。
碧纱笼
1.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起自寒苦》:"王播少孤贫,尝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随僧斋飡。诸僧厌怠,播至,已饭矣。后二纪,播自重位出镇是邦,因访旧游,向之题已皆碧纱幕其上。播继以二絶句曰:'……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世传魏野尝从莱公(寇准)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后以"碧纱笼"为诗以人重的典故。 2.绿纱灯罩。
蚕纱饼
1.一种以酥油制成的薄饼。
抽纱服装
又称“抽丝服装”。一种工艺服装。根据图案设计,在服装面料的一定范围内抽走数根不需要的经纱或纬纱,再经扎、绕、编、缝等线绣法,使面料上呈现孔洞的空花效果。一般采用平纹布、棉布、亚麻布、牛津布、刺绣底布等。产品有衬衫、连衣裙和内衣等。针法精巧,色彩谐调。
掼纱帽
〈方〉比喻因气愤或不满而辞职。
浣纱记
一名《吴越春秋》。传奇剧本。明代梁辰鱼作。写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又向吴王夫差进献美女西施,终于灭吴的故事。是第一次成功地将魏良辅“水磨调”用于舞台的成功之作。
白纱
1.白色的纱。
碧纱
1.见"碧纱笼"。
薄纱
1. 菲薄的纱制品或透明织物。如:披上薄纱的睡衣。
窗纱
1.糊在窗上的纱。
蝉纱
1.像蝉翼一样薄的纱。
蝉翼纱
1.薄如蝉翼的纱;轻纱。
春纱
1.生丝织成的薄纱。
抽纱
1.刺绣的一种。用亚麻布或棉布等材料,根据图案设计,将花纹部分的经线或纬线抽去,然后加以连缀,形成透空的装饰花纹。主要产地为山东﹑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农村。产品多为台布﹑窗帘﹑盘托﹑椅靠﹑手帕﹑服饰等。
戳纱
1.一种特殊的刺绣品。
楚葛湘纱
1.湘楚产的精细纺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