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中间的词语,共有161条组词结果
征南将军
1. 三国时魏国曹仁的封名。如:征南将军曹仁。——《资治通鉴》。
镇南关大捷
中法战争中的一次著名战役。1885年,法军攻占谅山后进犯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帮办广西军务冯子材筑墙挖沟积极备战。3月,法军两千余人分三路来犯,均被击退。后法军主力猛扑关前,年近七十的冯子材率部奋勇杀敌,在越南人民支持下大败法军,并乘胜攻克谅山等地。是役法军死伤近三百人,法国茹费理内阁亦因此倒台。
镇南关起义
同盟会举行的武装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派黄明堂等联络清军做内应,占领广西镇南关(今友谊关)的三座炮台。孙中山、黄兴亲到炮台督战,后回河内筹办枪弹。清军发动反攻,起义军奋战数日,终因众寡悬殊,突围而出。
正南八北
1.见"正南巴北"。
正南巴北
1.亦作"正南八北"。亦作"正南靠北"。 2.方言。地道的,确实的。 3.方言。正经的,正式的。
正南靠北
1.见"正南巴北"。
指南车
1.我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车。相传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雾,兵士皆迷。黄帝作指南车以示四方,遂擒蚩尤。又周初越裳氏来贡,使者迷其归路,周公赐以軿车,皆为司南之制。后东汉张衡﹑三国魏马钧﹑南朝齐祖冲之皆有造指南车之事。唐元和中,典作官金公立曾上指南车﹑记里鼓。宋天圣五年,燕肃又创意造车,大观元年,吴德隆亦献制车之法。自晋代以后,皇帝车驾卤簿多用指南车为前导。宋岳珂《愧郯录.指南记里鼓车》记其形制甚详。参阅晋崔豹《古今注.舆服》﹑《晋书.舆服志》﹑《宋书.礼志五》﹑《宋史.舆服志一》。
指南攻北
犹声东击西。
指南录后序
散文篇名。南宋文天祥作。是作者诗集《指南录》的序之一。文中回顾了作者出使元军被扣留,逃出后历尽艰险,多次濒临死亡的经过,抒发了誓死报国的慷慨豪情。
指南针
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清政府代表与英国代表在南京签订。共十三款。主要内容为:割让香港给英国;赔款二千一百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口岸派驻领事;中国海关税率由中英共同议定。次年又签订有关附件,英国又取得了建立租界的权利和“领事裁判权”以及片面的“最惠国待遇”。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终南捷径
指求名利的最近便是门路。也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终南山
在陕西省西安市南。秦岭山峰之一,包括翠华山、圭峰山、南五台等峰。主峰海拔2604米。风景秀丽,有南山湫、金华洞、玉泉洞、日月岩等胜迹。为西安游览胜地。
中南半岛
又称“中印半岛”或“印度支那半岛”。在亚洲东南部。其向南延伸的部分叫马来半岛。北高南低,多山地、高原。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盛产柚木。作物有稻米、橡胶、油棕等。矿产有锡、钨、石油等。
中南海
在北京市区中部、故宫西侧。包括中海与南海,与北海统称三海。面积100公顷,其中水面约47公顷。中海开凿于金、元时,南海开凿于明初。清代与北海统称为西海子,亦称太液池。为皇家禁苑。园内景色美丽。有水云榭、丰泽园、瀛台等胜迹,光绪皇帝曾被囚于瀛台。园内还有崇雅殿、怀仁堂、紫光阁、武成殿等建筑。新中国成立后,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丰泽园内菊香书屋为毛泽东故居。
竹罄南山
1.《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本言事端繁多﹐书不胜书﹐后常以"竹罄南山"谓人罪恶极多﹐书写不尽。
走南闯北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江南三绝
汝南晨鷄
指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