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在中间的词语、业在中间组词、业组词

业在中间组词

业在中间的词语,共有164条组词结果

社会主义工业化

变落后的农业国家为社会主义工业国家。最先由斯大林根据列宁主义原理提出。中国共产党在1952年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把逐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规定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中要实现的工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继续和发展。

商业信用

在商品交易中采取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方式而相互提供的信用。它是商品经济中最早产生的信用形式。商业信用一般表现为记帐信用和票据信用两种形式。

商业银行

以经营工商业及个人存贷款为主要业务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利用吸收存款扩大资金规模,实行企业化经营。

商业资本

1.用于商品流通过程中的资本。

实业计划

又名《物质建设》。孙中山所著《建国方略》一书组成部分。1919年全文发表。共提出六个计划。包括在渤海湾建北方大港,杭州湾建东方大港,广州建南方大港,建造十万英里铁路,发展工业和采矿业等。提出在坚持独立和主权前提下利用外资办实业的主张。

实业家

1. 拥有或从事管理大规模工业企业者。

实业救国论

中国近代以发展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手段的经济思想。19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业。他们宣扬此论的同时,却否定采取革命手段改变落后生产关系的必要性。

生产专业化

指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进行某一方面的专业化生产。包括地区经济专业化和企业专业化。

失业保险

社会保险的一种。保险机构在劳动者失业后发生经济困难时提供失业保险金等物质帮助。

授业解惑

授:教授,传授;惑:疑难。教授学业,解除疑难。

苏黎世工业大学

瑞士的理工学院。1855年创建于苏黎世。设有建筑、土木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材料、化学、制药、森林、农业、乡村工程、测量、数学和物理、自然科学、军事科学、哲学和社会学等十六个系和九十个研究所。

苏联农业集体化

1929-1933年苏联大规模开展的将个体小农私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大集体经济的运动。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要求,1928年11月,联共(布)中央全会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到1937年,93%的农户参加了集体农庄。农业集体化消灭了富农阶级,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但其中出现的强迫命令现象,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后果。

同业相仇

犹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业的人不易相处。

无明业火

指怒火。

无业游民

没有固定职业、住所而到处流浪的人。

现代企业制度

按公司制要求建立的一整套企业管理制度。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核心是按照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要求,形成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和有限责任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领导体制与管理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小业魔

1.犹言小冤家。

小业寃

1.犹言小冤家。

小业种

1.犹言小冤家。

小业主

1.占有少量资产﹐从事小规模的生产经营﹐不雇用或雇用少数工人的小工商业者。


本页面提供了业在中间的词语、业在中间组词、业组词等内容,如果你需要关于业在中间组词的信息,本页面的组词结果可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