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中间的词语,共有361条组词结果
道学先生
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大教学论
副题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捷克夸美纽斯著。1632年出版。共三十三章。反对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系统阐述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观点,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和途径。提出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并论证教学的“简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则。为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大小学士
1.指明沈度及弟粲。沈度﹑沈粲皆善书﹐同官翰林﹐时号"大小学士"。见《明史.文苑传二.沈度》。
大学生
1.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 2.年岁较大的学生。 3.方言。年岁较大的男孩子。
大学士
官名。唐时设崇玄署,置一大学士,又于集贤殿书院置大学士。北宋时设置渐广,多为优礼大臣的官衔。明初废丞相,大学士成为皇帝顾问,参预机要,后为内阁长官,权限与宰相相当。清代沿置,雍正时大学士职权为军机处所替,但对资望特重的官员仍授大学士衔作为荣典。
大学堂
1.清末创办新制学校时称大学为大学堂。
代数学基本定理
在复数范围内,任何一个复数系数的一元n次方程至少有一个根。据此可推出一元n次方程有且仅有n个根。1797年高斯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先给出严格证明,故又称“高斯定理”。
带头学科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起带头作用的学科。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在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上,它走在其他科学部门的前面;二是它使其他科学部门的发展受到自己的规模和水准的影响,并向其他科学部门传递它所制定的各种概念、理论和方法。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地学通论
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著。自1817年出版第一卷,至1859年作者逝世时共出版了十九卷。这是一部按洲论述世界的著作,但只完成了亚洲和非洲两部分。主要叙述各个区域的自然特征、物产和人口,以及一些历史事件和探险旅行。书中提供的新的区域描述法,对地理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地学夏令营
中小学生利用暑期进行的地学科技活动。主要内容是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与探索。以野外活动为主,常涉及山、川、湖、海、石洞、矿产等知识,和旅游联系较密切,是深受中小学生喜爱的科学普及活动。
独学寡闻
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笃学不倦
笃学:专心好学;倦:疲倦。专心好学,不知疲倦。
笃学好古
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非学无以广才
不学习就无从增长知识,提高才干。
调嘴学舌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斗酒学士
指酒量大的文士或名臣。
督学使者
1.学政的别称。明清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也称"督学"﹑"学使"。
钝学累功
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顿学累功
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