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在中间的词语、天在中间组词、天组词

天在中间组词

天在中间的词语,共有929条组词结果

说天良

1.赌咒的话。意谓凭良心讲。

四大天王

俗称“四大金刚”。佛教传说,须弥山腰有一山名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各有一王居之,并各护一天下,故名。分别为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各有八大名将,代为管理所属各处山、河、森林及其他地方的小神。

送子天王图

中国画。唐代吴道子作。今存此画一般定为宋摹本。纸本长卷。墨笔。据佛经《太子瑞应本起经》作,画面是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为净饭王太子的情景。构图可分前后两段,前段绘天王送子,后段绘净饭王迎来王子。线条遒劲,以形写神。

司天监

1.职官名。司天台的主管官员。唐时始置。见《新唐书.百官志二》。 2.官署名。

司天台

1.官署名。掌管观察天象﹑考定历数等职。历代设置专官,称太史令。隋改太史监,唐初改为太史局,以后名称屡改,有秘书阁局﹑浑天监﹑浑仪监﹑太史监等名。至唐肃宗干元元年改为司天台。除占候天象外,并预造来年历颁于天下。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2.犹天文台。又称观天台。观测天象的建筑。

四天王

1.佛经称帝释的外将,分别居于须弥山四埵,各护一方,因亦称护世四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咤),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瑠璃),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红色,执羂索;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执宝叉。旧时寺庙山门两旁多塑四天王像,身形高大,面目狰狞,又称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参阅《法苑珠林》卷五三﹑《三界诸天会名》﹑《经律异相》卷一《四天王》。

同是天涯沦落人

大家都是有不幸的遭遇的人。

梭天摸地

指上窜下跳。比喻到处逃窜。

岁暮天寒

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太上天皇

1.古代神名。

靦颜天壤

靦颜:表现出惭愧的脸色;天壤:天地,指人世间。形容丧失气节,厚着脸皮活在世上。

脱天漏网

指不受约束地胡作非为。

太平天国

1.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洪秀全﹑杨秀清等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咸丰元年﹐起义军入永安州城﹐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三年﹐破南京﹐建为国都﹐改称天京﹐建立国家政权。势力发展到十七个省。同治三年湘军攻陷天京﹐秀全自杀。自起事至失败﹐前后共十四年(公元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近代一次大规模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攻克永安,建立官制,分封诸王。1853年攻克南京,定为首都,改称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建立乡官制度,并举行北伐和西征。1856年发生杨韦事变和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受到严重损害。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并颁布《资政新篇》,取得三河大捷,击溃江南大营,攻取常州和苏州,力量再度振兴。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下,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覆亡。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十四年,革命势力发展到十八省,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表现了中国人民顽强的反抗精神。

太平天子

1.谓能治国平天下的皇帝。

谈天论地

谈论天文地理。形容博学多识。

谈天说地

指随便谈论,漫无边际。

谭天说地

指所谈的内容极为广泛。形容谈论者知识广博。

晩半天儿

1.晚上。

滔滔者天下皆是

洪水弥漫,到处都是。比喻社会普遍纷乱。也比喻某种低下的人或不好的风气到处都是。


本页面提供了天在中间的词语、天在中间组词、天组词等内容,如果你需要关于天在中间组词的信息,本页面的组词结果可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