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在中间的词语,共有142条组词结果
半制品
半成品。
八旗制度
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1601年努尔哈赤在牛录组织基础上,初建黄、红、蓝、白四旗。1615年增建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共为八旗。初建时兼有军事、行政、生产职能。后利用八旗军队加强对各族人民控制,其生产意义渐小。清亡后瓦解。
半日制学校
1. 除星期日外每天只上半天课的学校。
裁判员技术等级制度
根据裁判员的业务水平而授予相应等级称号的制度。中国于1956年由国家体委颁布施行,几经修改。现行制度于1981年颁布实施。共分四个等级:国家级、一级、二级和三级裁判员。国际级裁判员则由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授予。
兵役制度
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任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参见“义务兵役制”(201页)、“志愿兵役制”(326页)。
被告举证制度
多在环境诉讼中采用的一种法律制度。原告(污染受害者)在损害赔偿诉讼中只须列举损害事实,若被告否认有污染行为和危害后果,则须提出关于此损害不应由其承担责任的全部证据。能有效地保护环境和污染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操刀制锦
比喻出仕从政。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基本内容是: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把各单位建房分房和维修管理的机制改变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机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目标是加快住房建设,20世纪末使居民住房达到小康水平。
寸辖制轮
比喻控制事物的关键虽小而极重要。辖,固定车轮与车轴位置,插入轴端孔穴的销钉。
出奇制胜
奇:奇兵,奇计;制:制服。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编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提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需要改革的问题。指出制度方面的弊端主要是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以及各种特权。建议调整国务院领导成员和更新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逐步实现领导人员年轻化、专业化;修改宪法,设立中央顾问委员会,企事业单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等等。
粗制滥造
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地主制经济
与“领主制经济”相对。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形式之一。以地主占有土地和不完全占有农民为基础。土地自由买卖。地主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农民耕种,农民通常将收获的一半以上交给地主。以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晚期最为典型。
电视制导炸弹
装有电视导引头,能自动导向的航空炸弹。投弹前,由飞行员用电视导引头的摄像机对准目标,炸弹投下后,电视导引头能自动测定弹道偏差,计算控制系统自动修正偏差,使炸弹命中目标。特点是命中精度高,但只能在能见度好的条件下使用。
帝制自为
帝制:君主专制政体;为:充当。自封为皇帝实行君主专制。
典章制度
1.古代的法令规范。
调制解调器
电子计算机通信中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设备,由调制器和解调器组成。调制器把发送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解调器把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
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遏制政策
以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来阻止敌对国家发展的外交政策。由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在1946-1947年间提出,主张用这种政策来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
封建制度
1.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剥削形式是封建地租﹐农民(或农奴)耕种封建地主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作为地租被封建地主剥夺。上层建筑主要是以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制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以维护封建剥削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宣扬封建道德为主要内容。在封建制度下,社会基本的对立阶级是地主阶级和农民(或农奴)阶级。农民(或农奴)生活贫困﹐无政治权利﹐他们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一般认为中国于春秋战国之交进入封建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