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在中间的词语,共有133条组词结果
家政妇
1.犹女管家。
汇率政策
一国通过调整汇率来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例如,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通过降低汇率,可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使国际收支趋向平衡;反之,通过提高汇率,可以减少出口,增加进口,改变国际收支顺差过大情况。
简政放权
指精简政府机构,把经营管理权下放给企业。是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阶段,针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职责不分、政府直接经营管理企业的状况,为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而采取的改革措施。
君主政体
1.以君主任国家元首的政治制度。
抗日军政大学
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养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1937年1月由“中国抗日红军大学”改称。校址在延安。抗战胜利后,总校迁往东北,改称“东北军事政治大学”。
军政府
1.军事时期由军人建立和领导的政府。
军政司
1.管理军中事务的官员。
苛政猛虎
苛政:残暴地统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策比老虎还要凶恶暴虐。
苛政猛于虎
政:政治。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可怕。
两面政权
1.指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敌占区或国民党统治区之间的一些对敌我双方都取应付态度的基层政权。
联合政府
两个或两个以上党派联合组成的政府。
流亡政府
1.通常指本国领土被敌国占领而逃亡到外国的政府。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土被法西斯德国占领的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的政府官员逃往国外所组织的政府。
内修政治,外治武备
修:修治;政治:政策;治:管理;武备:军备。对内修明政治,对外做好军事准备。
门户开放政策
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华政策。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法、俄、德、日、意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内容是: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要求在其他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六国先后表示同意。从此,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逐步扩大。
慕尼黑政策
为了本国利益,不惜牺牲别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纵容侵略者的政策。1938年,英、法两国为使德国将侵略矛头转向苏联,于9月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强迫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以换取英、法、德、意不侵犯捷其他领土的“保证”,结果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德于次年侵占捷全境,并攻占波兰等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炮舰政策
亦称“炮舰外交”。指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国家以武力威胁来推行其政治目的的外交政策。产生于19世纪中叶。1840年英、法等帝国主义以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南京临时政府
辛亥革命时在南京建立的临时中央政权。武昌起义后十七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正式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又组成南京临时参议院,并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临时政府被迫迁往北京,革命政权为袁世凯篡夺。
区域经济政策
一国为解决各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利用财政手段协调各地区间的利益关系,组织区域间的经济与技术合作,采取扶贫措施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等。目标是既使国家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又能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的反革命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国民政府加紧反革命活动。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反共清党”,公开背叛革命。随后,封闭工会、农会等革命团体,大批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至此,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惨遭失败。
强权政治
不尊重别国独立和主权,以经济、军事实力强行对别国进行控制、干涉的政策。实行强权政治的国家总是以武力相威胁,通过军事手段达到政治、经济目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以及霸权主义往往凭借强权推行其对内对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