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集
1.集镇。
镇辑
1.镇守安抚。
镇家
1.使家宅安定。。
镇监
1.镇守监察。 2.指专司镇守监察之人。
镇江保卫战
鸦片战争中战斗之一。1842年7月,英军六千余人猛攻镇江城,清副都统海龄率部与敌进行激烈巷战。海龄殉难。镇江失陷。
镇江市
在江苏省西南部、长江南岸、京沪铁路线上,京杭运河经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名“京口”,民国时曾为江苏省省会。1949年设市。人口525万(1995年)。特产香醋、肴肉、酱菜。有金山、焦山、北固山等名胜古迹。
镇痉
1.医学上指用药物解除痉挛﹑震颤﹑角弓反张等症状。药剂中有镇痉剂﹐如阿托品。
镇靖
1.安抚﹐使安定。 2.见"镇静"。
镇静
平稳,冷静:保持镇静|镇静果敢。
镇静剂
1.对大脑皮层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溴化钠﹑溴化钾﹑鲁米那等。
冰镇汽水
1. 加冰块或经过冷冻器制冷的苏打水饮料。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基本内容是: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把各单位建房分房和维修管理的机制改变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机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目标是加快住房建设,20世纪末使居民住房达到小康水平。
藩镇割据
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强大、互相争战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联合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延续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结束。
故作镇静
指故意装做心情安定。
矫情镇物
矫情:克制情感。比喻故作镇静,使人无法猜度。
景德镇市
在江西省东北部,邻接安徽省。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50年设市。人口384万(1995年)。瓷土资源丰富,以产瓷器著名。北宋景德年间烧造贡瓷,以“景德窑”闻名全国。有“瓷都”之称。明、清时与汉口、佛山、朱仙镇合称中国四大镇。
开镇猪
1.旧俗。生女后,把名字写在红布上,挂在屋里西墙的锁神柜内,姑娘出嫁时由男方送猪来敬锁神,取出该红布。称这猪为"开锁猪"。
柔远镇迩
安抚远方,安定内地。
乡镇企业
我国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兴办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
玉镇纸
1.玉制的压纸文具。
安西四镇
1.唐代设在西域的四个军事重镇。为龟兹﹑疏勒﹑于阗﹑焉耆(一作碎叶)。始设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9年1月),永徽元年(公元650年)罢,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复。咸亨元年(公元670年)为吐蕃所陷,改碎叶为四镇之一。长寿二年(公元693年),破吐蕃,复置龟兹疏勒﹑于阗﹑碎叶四镇,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弃碎叶城于西突厥十姓可汗,又改以焉耆为四镇之一。安史乱后陷于吐蕃。
安镇
1.镇静;安定。 2.安抚镇守。
八镇
1.四方及四隅。
宝镇
1.玉圭之类的珍贵玉器。
兵镇
1.统辖一方的军府。
北镇
1.北方的主山。指医巫闾山。
边镇
1.边境地区的要塞重镇。 2.指镇守边地的军事长官。
冰镇
1.把食物﹑饮料等与冰块放在一起或放入冰箱使凉。
城镇
①城市和集镇。集镇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型居民点。 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中国规定,县及县以上机关所在地,或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10万人以下,其中非农业人口占50%以上的居民点,都是城镇。
村镇
1.乡村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