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在开头的词语,共有213条组词结果
义从
1.汉魏时称胡羌等少数民族归附朝廷为"义从"。取归义从命之意。 2.称由胡羌丁壮组成的军队。 3.自愿从军者。 4.依附。
义胆忠肝
指为人正直忠贞。
义地
1.旧时由私人或团体设置埋葬贫民的公共坟场。
义帝
1.犹假帝。《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曰:'如约。'乃尊怀王为义帝。"明杨慎《丹铅总录.史籍.义帝》:"项羽立楚王孙心为帝,以从民望。不曰楚帝,而曰义帝,犹义父义子之称。"明谢肇淛《文海披沙》:"项羽尊怀王为义帝,犹假帝也。"一说,众所尊戴者曰义,故称义帝。见宋洪迈《容斋随笔.人物以义为名》。
义谛
1.佛教语。犹真谛。
义殿
1.佛教语。佛殿。
义丁
1.旧指抗暴自卫的地方组织的兵丁。
义度
1.仪则法度。
义断
1.秉公断事。
义断恩绝
义:情义;恩:恩情。指情谊完全决裂。
义断恩絶
1.谓情谊完全决裂。
义儿
1.无血缘关系而收认为子者。 2.晩唐诸藩镇主帅,多养勇武善战者为义儿,至五代其风益烈。
义儿军
1.唐末晋王李克用选择勇士李嗣昭(本姓韩)﹑李嗣本(本姓张)﹑李存信(本姓张)﹑李存孝(本姓安)等为养子,任为将校,组成部队号"义儿军"。
义法
1.旧指合乎某种道义标准的法律。 2.义理法则。 3.桐城派古文家亦以称着文应遵循的准则。
义方
1.行事应该遵守的规范和道理。《逸周书.官人》:"省其居处,观其义方。"《左传.隐公三年》:"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后因多指教子的正道,或曰家教。
义方之训
义方:为人遵守的道理。教人以为人之道的训言。
义分
1.合乎道义的情分。 2.泛指一般的情分。
义愤
对不合理或非正义的行动产生的愤慨:流氓行径激起大家的义愤。
义愤填胸
指胸中充满义愤。
义愤填膺
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