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在结尾的词语,共有254条组词结果
境象
1.景象;情境。
具体与抽象
具体指客观存在着的或在认识中反映出来的事物的整体,是具有多方面属性、特点、关系的统一。抽象指从具体事物中被抽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各个方面、属性、关系等。两者在人的认识中互相联系和转化。认识从低级的感性的具体认识开始,经分析形成概念、判断的抽象认识,又经综合再现具有多方面属性、特点、关系的统一整体,形成高级的理性的具体认识。
金象
1.亦作"金像"。 2.金身佛像。
景象
现象;状况:太平~ㄧ一派欣欣向荣的~。
具象
1.具体的形象。
口象
1.口之形状。
巨象
1.大象。 2.比喻强敌。
拉尼娜现象
指赤道东太平洋水域大范围海水反常降温的现象。每隔几年发生一次,多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持续时间长,对全球气候有重大影响。也叫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LaNina]
劳动对象
政治经济学上指在劳动中被采掘和加工的东西。它可以是自然界原来有的,如地下矿石;也可以是加过工的原材料,如棉花、钢材等。
丽象
1.光采四射之相。
隆象
1.指下雨的征兆。
类象
1.谓形象类似。
魁三气象
1.见"魁三象"。
魁三象
1.组成魁星的四颗星天枢﹑天璇﹑天玑﹑天权两两相近,成三对邻近星象,旧以之喻国之三公。
离明象
1.《易》中《离》卦之象。古时以为象征考试得人。
历象
1.亦作"历象"。 2.推算观测天体的运行。 3.历法;天文星象。
立象
1.取法万物形象。
灵象
1.上天所显示的景象。多指日月星辰的运行状态﹐古人常据以占吉凶。
貌象
1.亦作"貌像"。 2.形象;相貌。
乱无象
1.《左传.襄公九年》:"国乱无象,不可知也。"孔颖达疏:"象谓妖祥有所象,似以戒人也。国若无道,灾变亦殊,既无所象,故不可知也。"后指国家混乱无道为"乱无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