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结尾的词语、剧结尾组词、剧组词

剧在结尾组词

剧在结尾的词语,共有185条组词结果

喜剧

戏剧类型之一。多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引人发笑。喜剧嘲笑丑恶、滑稽的现象,肯定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一般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闹剧等样式。

芗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福建南部和台湾。1928年,台湾歌仔戏开始在闽南盛行,并在唱腔、表演等方面加以改进,称“改良戏”。1954年改今称。唱腔有七字调、杂碎调、哭调、杂念调等。剧目有《三家福》、《碧水赞》等。

湘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中部、东部和江西西部。曾名“长沙湘戏”。是兼唱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的多声腔剧种。高腔源于弋阳腔,明中叶已在长沙流行;后昆腔、弹腔等传入。剧目有《拜月记》、《追鱼记》、《琵琶上路》等约一千一百种。

谑剧

1.调笑嬉戏。

雄剧

1.谓地位重要而事务繁重。

心理剧

群体心理治疗方式。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莫里诺倡导。要求病人表演或再现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众把目前的苦恼讲述出来,以此来宣泄情绪,增强自我意识和适应环境、克服危机的能力。

谐剧

1.诙谐戏谑。 2.一种介于曲艺与戏剧之间的艺术样式。流行于四川。演出时只有一名演员出场﹐扮演规定人物﹐通过演员与实际不存在的对象进行"对话"和交流﹐使观众明确角色的规定情境和假设在场的其他人物﹐以表达一定的故事情节。因运用幽默﹑风趣见长的四川方言﹐寓庄于谐﹐故名谐剧。

新剧

又称“文明戏”。中国的早期话剧。1907年在日本新派剧的影响下产生。1910年后盛行于上海、汉口等地。演出大多采用幕表制。主要剧团有春柳社、春阳社、进化团等。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

新派剧

日本剧种之一。初名“壮士剧”或“书生剧”。明治维新后由歌舞伎改良而成。多以写实手法表现现实生活。演出用对话体自由发挥,并采用近代舞台装置。20世纪初趋于衰落。对中国早期话剧(新剧)的产生有直接影响。

增剧

1.加重;增多。

哑剧

演员自始至终不用台词而以形体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

哑杂剧

1.宋杂戏名。

演剧

1.演戏。 2.演出的剧目。

要剧

1.重要而繁剧。 2.指要职。 3.指政务烦剧的重要部门或地区。

秧歌剧

1. 由秧歌发展而成的歌舞剧,演出简单,能迅速反映现实。

扬剧

戏曲剧种。流行于江苏扬州、镇江、南京一带和安徽部分地区以及上海。前身是维扬文戏和维扬大班。30年代两者合流,称“维扬戏”。50年代初改今称。曲牌体音乐,主要来自扬州清曲和花鼓、香火,包括[满江红]、[剪靛花]等一百余种。剧目有《百岁挂帅》、《鸿雁传书》等。

邕剧

1.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百色等说粤语的地区。清道光﹑咸丰年间形成于古名邕州的南宁,故称"邕剧"。

姚剧

1. 流行于浙江余姚、慈溪,绍兴一带的地方戏剧。

殷剧

1.繁剧。指繁忙重要的事务。

优剧

1.甘苦;劳逸。


本页面提供了剧结尾的词语、剧结尾组词、剧组词等内容,如果你需要关于剧结尾组词的信息,本页面的组词结果可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