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在结尾的词语,共有685条组词结果
仗节
1.手执符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凭证及权力的象征。 2.坚守节操。
折节
①降低自己身份:折节下士。 ②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向好的方面发展:折节为俭|折节读书,不徒血气之勇。
贞风亮节
犹言高风亮节。
贞节
①坚贞不移的节操:若皆旁通以阜厥躬,应物以济其利,则焉有贞节之规、君亲之事? ②封建礼教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的道德行为:贞节牌坊|用奖贞节,以激偷鄙。
住节
1.驻节。谓军队统帅于行军中暂驻。节,皇帝所授节杖。
转节
1.指诗歌转换节奏。
正节
1.谓使举措合乎分寸。 2.正直的节操。
支节
1.四肢。 2.指四肢关节。 3.从属次要之事。 4.细碎,繁琐。 5.谓意外的麻烦。
支支节节
1.谓细碎繁琐。
指节
1.手指;手指的关节。
肢节
1.四肢关节。
直道守节
节:节操。处事公正,遵守节操。
中节
1.谓守节秉义,中正不变。 2.中期。 3.中等的节操。 4.指中气和节气。 5.专指四时仲月的中气﹐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至诚高节
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制节
1.制度适宜。 2.节俭克制。 3.调度管束。
中和节
1.唐德宗贞元五年,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是日民间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互相赠送,称为献生子。里闾酿宜春酒,以祭勾芒神,祈求丰年。百官进农书,表示务本。见《新唐书.李泌传》。
中秋节
中国汉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有合家团圆、吃月饼、赏月的习俗。
朱明节
1.立夏节。汉代皇帝于立夏日迎夏神于南郊,唱《朱明》歌,故称。
壮节
1.壮烈的节操。
专节
1.专一不变的节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