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在结尾的词语,共有225条组词结果
于役
1.行役。谓因兵役﹑劳役或公务奔走在外。
远役
1.谓到远方服役,戍守边疆。
聿役
1.动貌。
运役
1.指运漕劳役。
战役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进行的一系列大小战斗的总和。是军队为达到战争的局部或全局性目的,按一个总的作战企图,在统一指挥下实施的。属于战争与战斗间的作战行动。
政役
1.政事役使。
杂泛差役
1.元明时指各种不定的零碎的徭役﹑差使﹐如斫柴﹑修仓﹑运料﹑接递等等。
皂役
1.旧时官衙中的差役。
滞役
1.谓长期供职。
征役
1.赋税与徭役。 2.指徭役。 3.行役。
正役
1.明代赋役制度之一。即里甲法。 2.旧时兵役制之一。民国二十二年公布之兵役法规定:现役期满,退伍服正役。正役为期六年,在乡应赴规定之演习,战时动员召集之。
占役
1.逾制占用公务人员当差。
浙江抗英战役
鸦片战争中战役之一。1841年9月,英军进犯定海,葛云飞等三总兵苦战牺牲,定海失陷。接着,英军又攻占镇海、宁波。道光帝派奕经率军援浙。次年3月,奕经反攻宁波、镇海失败,英军乘机攻陷慈溪、乍浦。由于浙江战败,道光帝决意妥协求和。
资役
1.役力。
祗役
1.奉命任职。
执役
1.服役的人;工作人员。 2.服役;担任劳役。
职役
1.犹职事。多指较为低贱的职务。 2.古代官府分派民户充当官差并供应财物的徭役。唐大中九年(公元855年)令州县作差科簿﹐按户等轮差。宋职役分四类:(1)供应官物的﹐如衙前;(2)督课赋税的﹐如里正﹑户长﹑乡书手等;(3)逐捕盗贼的﹐如耆长﹑弓手﹑壮丁等;(4)供官府使唤的﹐如承符﹑人力﹑手力﹑散从等。熙时职役改为雇役﹐到南宋恢复差役。明时亦有职役。
指役
1.役使。
属役
1.聚集下役。
质役
1.谓质押其身并供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