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主
1.军中主帅。
营住
1.犹驻守。
营注
1.犹专注。
营驻
1.止行暂住。
营筑
1.建筑;修建。
营馔
1.置办膳食。
营子
1.蒙古人对村庄的称呼。 2.军营。
营综
1.经营治理。 2.从事研治。
营卒
1.士兵。
营缵
1.亦作"营酇"。 2.谓治地立表,以绳缭之以代祭坛。
安营下寨
安、下: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安营扎寨
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背公营私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亦作“背公向私”。
东营市
在山东省北部、黄河南侧,东临莱州湾,胶济铁路有支线通此。1982年设市。人口649万(1993年)。为新兴的石油工业城市。胜利油田指挥部设此。建有石油大学。
蜂营蚁队
比喻乌合之众。
富营养化
指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流动缓慢的水域里,生物营养物质(如氮、磷)不断积累,含量过多。富营养化使藻类等水生物大量繁殖,水质污染,水体变色,鱼虾死亡。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国营经济
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并由国家直接经营的经济。有资本主义国营经济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在中国,关系国计民生、影响经济全局的企业和现代化大工业、交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以及主要商业等均属于国营经济。改革开放后,国家一般不直接经营企业,因而改称为国有经济。
国营农场
国家投资建立的农业经济组织。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农业企业。中国早在革命根据地时期就已有类似的公营农业经济组织。建国后,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各种具有专业特点的国营农场。80年代以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营农场一般均趋向于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向发展;同时,借鉴集体经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在保持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实行由户承包经营的组织形式。
混营子
1.为谋生而当兵。营子,军营。
花营锦阵
1.指妓院。
拔营
指部队从驻地出发转移:拔营北上。
安营
(队伍)架起帐篷住下。
奥斯维辛集中营
1940年6月法西斯德国在波兰克拉科夫以西的奥斯维辛建立的集中营。设有大毒气室和焚尸炉,一次可关押二十五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有四百多万人在此遭杀害。1945年1月数千名幸存者被苏军解救。战后在原址建立陈列馆。
奔走钻营
到处奔波,削尖脑袋谋求私利。
兵营
1.军队居住的营房。
本营
1.战时军队统帅所在的兵营。
边营
1.守边军队。
标营
1.指明末李自成义军部队的编制单位。 2.指清代绿营兵的编制名称。
裁营
1.谓剪裁缝制。
惨淡经营
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