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在中间的词语,共有488条组词结果
空口无凭
单凭嘴说而没有什么作为凭据。只要用实物来证明。
君子动口不动手
1.谓应以理服人,而不应动武。
苦口恶石
1.《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季孙之爱我,疾疢也;孟孙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后因以"苦口恶石"比喻逆耳而中肯有益的规劝。
苦口良药
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衷心的劝告,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
绝口不道
绝口:闭口。指闭口不谈。
苦口逆耳
苦口:药吃起来特别苦;逆耳:听起来使人感到不舒服。形容真诚的规劝。
苦口婆心
苦口:反复规劝;婆心:仁慈的心肠。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
苦口师
1.指茶。
可口可乐
1. 一种汽水的商标名。这是一种碳酸气化的软饮料,加入古柯树叶和苏丹可乐果的提取物、蔗糖、糖色、酸和芳香物质,作为加香调味之用。
空口白话
形容只说不实行,或只说而没有事实证明。
空口说白话
形容光说不做事,或光说而没有实际行动证明。
空口说空话
形容光说不做事,或光说而没有实际行动证明。
洛口仓
1.古粮仓名。又名兴洛仓。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筑。故址在今河南省巩县东南。因地处旧洛水入黄河处而得名。周围二十余里,穿窖三千,每窖可容粮食八千石。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瓦岗农民起义军攻克此仓,并增筑洛口城,周围四十里。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复置洛口仓于此。
口口声声
形容一次一次地说,或经常说。
口口相传
不著文字,口头相传。
路在口边
1.谓道路是可以问到的。
马口柴
1.明代宫中膳房所用之柴,其柴四尺许,两端刻两口,以绳缚之,故称。
马口钱
1.汉代向牧民征收的马税。汉武帝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开始征收﹐后来时征时免。
马口铁
“镀锡薄板”的旧称。表层镀锡的低碳钢薄板。表面不易生锈,过去曾用于制作罐头,现已不用。1973年正名为“镀锡薄板”后,正式场合已不再使用此名。
马口鱼
1.一种生活的溪流中的小型鱼类。体延长,侧扁,银灰带红色﹐具蓝色横纹。口大,上下颌边缘凹凸。雄鱼臀鳍鳍条延长,生殖季节色泽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