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在中间的词语,共有277条组词结果
关心民瘼
瘼:疾,疾苦。关心群众的疾苦。
官偪民反
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同“官逼民反”。
官逼民反
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
官清民自安
各地的官吏如果清正廉洁,老百姓自然相安无事。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在广州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骨干的学校。从1924年7月至1926年10月,先后创办了六期,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毕业学员共七百九十六人。彭湃、罗绮园、阮啸仙、谭植棠、毛泽东等先后任主任或所长。学习内容有中国农民问题、军事运动与农民运动、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等。
国富民安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国富民丰
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国富民康
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国富民强
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国计民生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习称“芝加哥公约”。有关国际民用航空在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问题的国际公约。1944年12月在芝加哥签订,1947年4月起生效。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民用航空的原则,在缔约国领空飞行的权利,便利国际航空的各种技术措施、技术标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宗旨、机构和活动等。
国困民穷
国家困难,百姓穷困。
国利民福
国家的利益,百姓的幸福。
海陆丰农民运动
大革命时期在广东海陆丰地区掀起的农民运动。1922年6月,彭湃在家乡广东海丰县开始从事农民运动,10月成立了广东省第一个农会--海丰县赤山约农会,领导农民开展了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1923年1月正式成立海丰总农会。此后,陆丰、紫金、惠阳等县相继成立农会。1923年7月,广东省农会成立,参加农会的会员达六万余人,形成了以海陆丰为中心的广东农民运动。
汉民族
1.即汉族。参见"汉族"。
鹤民国
1.传说中的国名。
化民成俗
化:教育,感化;俗:风俗习惯。教育感化民众,使之形成良好文明的风俗习惯。
化民易俗
教化百姓,改变风俗。
家给民足
给:丰足,富裕。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甲午农民战争
1894年(甲午年)朝鲜农民反对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的武装起义。由全fc69准领导,在全罗道古阜一带爆发。由于起义军号召人民“逐灭倭夷”、“灭尽权贵”,得到广大农民的响应。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侵略势力控制朝鲜。1895年,全fc69准牺牲,起义被日军和朝鲜政府军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