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在中间的词语、战在中间组词、战组词

战在中间组词

战在中间的词语,共有190条组词结果

不战而溃

溃:溃败。没有开战就自行崩溃。形容毫无战斗力。

步兵战车

供步兵战斗和机动用的装甲车辆。机动性强,有较强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力。通常装有高平两用机关炮、机枪和反坦克导弹装置。最大时速65~75千米。既可协同坦克作战,也可独立实行作战任务。

布匿战争

古代罗马与迦太基之间争夺地中海霸权的战争。因罗马人称迦太基人为“布匿”而得名。共三次。公元前264年,双方为争夺西西里岛而爆发战争,后罗马舰队大败迦太基舰队,取得战争胜利。前218年迦太基远征意大利,开始第二次战争,曾连败罗马军,但因孤立无援,后罗马军反攻,迦太基战败求和。前149年,罗马为彻底消灭迦太基再次挑起战争,前146年罗马军攻陷迦太基城,结束战争。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

常规战争

以常规武器为毁伤手段的战争。其战争的规模、突然性和破坏性较核战争为小。

丹麦战争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对丹麦发动的战争。结果丹麦战败,被迫放弃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等地。这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的第一步。

胆战心寒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胆战心慌

形容十分害怕。

胆战心惊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胆战心摇

形容十分害怕。

打战战

1.见"打战"。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即“土地革命战争”(315页)。

第二次鸦片战争

又称“英法联军之役”。1856-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炮轰广州。次年,法国也乘机出兵,与英国组成侵华联军。联军先后攻陷广州、大沽,直逼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沙俄又逼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1860年,英法联军扩大战争,攻陷天津、北京,咸丰帝逃往热河行宫。不久,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由于外国的蛮横侵略和清政府的妥协投降,使中国又一次大量丧失领土主权。

第二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及地方部队发展而成。1945年8月组成晋冀鲁豫军区,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委。1946年6月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1947年6月主力强渡黄河,揭开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1948年5月改称中原野战军。1949年2月改为第二野战军。曾参与发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西南战役。解放了中原、华中和西南广大地区。1950年2月组成西南军区,5月第二野战军番号被撤销。

第二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国、美国在西欧开辟的反法西斯德国的战场。1941年德国进攻苏联后,苏德战场成为主要战场。1942年起,苏联敦促英、美在西欧开辟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1944年6月,英美联军在法国西北诺曼底地区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即“解放战争 ②”(1207页)。

德国农民战争

1524-1525年德意志农民大规模的反封建武装起义。起义农民曾提出广泛的反封建纲领《书简》、《十二条款》、《海尔布隆纲领》等。1525年3月,农民领袖闵采尔在米尔豪森城领导建立革命政权“永久议会”。因各地起义军缺乏组织和统一指挥,至1525年8月,起义相继被镇压。

第三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新四军大部和山东八路军一部发展而成。1945年10月和11月分别组成津浦前线野战军(1946年1月改称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1947年1月合编为华东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1949年2月改为第三野战军。曾参与发动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了整个华东大陆及沿海大部岛屿。1950年4月,第三野战军番号被撤销,8月并入华东军区。

第四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东北抗日联军发展而成。1945年10月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8月整编为东北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委。1949年3月改为第四野战军。曾举行辽沈战役,参与发动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东北全境和华北、中南、华南广大地区。1950年4月,第四野战军番号被撤销,并入中南军区。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即“北伐战争”(210页)。

第一野战军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主力部队发展而成。1947年3月组成西北野战兵团,同年7月改编为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1949年2月改为第一野战军。曾发动延安保卫战等战役,解放了西北全境。1949年11月与西北军区合并,次年5月第一野战军番号被撤销。


本页面提供了战在中间的词语、战在中间组词、战组词等内容,如果你需要关于战在中间组词的信息,本页面的组词结果可供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