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在中间的词语,共有22条组词结果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篇名。章炳麟著。写于1903年。以公开信的形式,逐点驳斥康有为发表的《答南北美洲诸华侨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文章抨击封建专制,强调中国的出路在革命。是辛亥革命时期有很大影响的历史文献。
残疾儿童康复中心
中国为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的社会福利机构。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设有。专为残疾儿童提供门诊咨询和家庭服务,并开展各种功能训练和医疗、教育、体育、职业培训等康复活动。
富强康乐
国家富裕而人民健康快乐。
福寿康宁
祝颂语。谓幸福、长寿、健康、安宁诸福齐备。
韩康卖药
隐士逃名避世。指卖药。
靖康之变
金灭北宋的事件。1126年(靖康元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将京城中公私蓄积搜括一空,并于次年四月押徽宗、钦宗和宗室、后妃数千人,携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府州县地图等北去。北宋亡。
民康物阜
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平康里
1.唐长安街坊名。后亦为妓院的代称。
平康巷
1.即平康里。
平康正直
平康:平安;正直:公正不偏邪。世事平安,公正不邪。
孙康映雪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太康体
1.西晋太康(公元280--289年)时期所出现的诗体。特点是词藻华丽﹐偏重技巧。代表作家有潘岳﹑陆机﹑张载﹑张协﹑陆云﹑左思等。见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
西康省
旧省名。1914年设川边特区,1928年改设省。1950年金沙江以西部分改称昌都地区(1956年划归西藏自治区)。1955年撤销建制,划入四川省。
我所知道的康桥
散文。徐志摩作。1926年发表。康桥,今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作者曾在剑桥大学留学两年。作品描写康桥的自然美景,回忆了当年的留学生活。文章融写景、抒情于一体,诗意盎然,文采华丽。
小康水平
指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已居中等程度但还不是十分富裕的状况。邓小平说:“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中国“从国民生产总值来说,就是年人均达到800美元”。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将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
小康型消费
1.指基本生活消费比较富裕的消费类型。主要表现在吃﹑穿等消费的比重下降以及由追求保证数量转向提高质量;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及住房标准有所提高;劳务消费和精神消费占有重要位置。
小康之家
指可以维持中等生活的家庭。
谢康乐体
1.南朝宋谢灵运的诗体。
谢康乐
即“谢灵运”。
永康学派
1.南宋儒学派之一。因代表人物陈亮为永康(今属浙江省)人,故称。此派主张"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事功之学",反对理学家空谈心性命理。与"永嘉学派"同有"浙东学派"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