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在中间的词语,共有452条组词结果
绝国殊俗
不同国家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匡国济时
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立国安邦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利国监
1.官署名。宋置,掌管冶铁。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本是徐州的秋邱冶铁处,宋代升为利国监。见《太平寰宇记.徐州》。
六国贩骆驼
1.犹言到处揽生意。比喻喜欢多事。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简称“安理会”。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由中、俄、美、英、法五个常任理事国和二年一期、轮流选出的十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有权调查任何国际争端,并可采取和平谈判、强制性制裁,甚至军事手段等来解决争端,是联合国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机构。
联合国大会
简称“联大”。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由全体成员国组成,讨论和处理《联合国宪章》规定内的问题,包括审议联合国各机构的报告,改选安全理事会的非常任理事国,批准接受新会员国,任命秘书长等。联合国大会每年举行一届,如半数以上成员国或安全理事会要求,可以举行联大特别会议。重要问题需经三分之二多数国同意才能通过,一般问题只要半数成员国同意即可。
联合国大厦
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在美国纽约东河沿岸。建于1947-1952年。由十国政府的建筑师代表参加,最后由美国建筑师哈里森负责设计。占地72万平方米。由大会堂、秘书处大楼和图书馆等组成。秘书处大楼为三十九层,东西两面为玻璃幕墙,外观状如薄板,故有“板式”建筑之称。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联合国的机构之一。成立于1946年,原名为联合国国际儿童紧急基金会。1953年改现名。主要为发展中国家的儿童提供保健、营养、教育、福利、职业训练等方面的援助和帮助。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46年11月4日成立,同年12月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文化来推动各国间的合作,以增强对全人类均应享受的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总部设在巴黎。一般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设执行局和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中国是该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联合国主要机构之一。1945年10月成立。由联合国大会选出五十四个理事国组成,每届任期三年。负责联合国有关国际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事务,就发展、世界贸易、人口、社会福利等问题提出建议并开展活动。
联合国秘书长
联合国的主要行政负责人。由安全理事会提名推荐,经联合国大会任命。职责是领导秘书处工作;在联合国大会、安理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等会议中,行使其职权;向联合国大会递交年度报告;并有权将可能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事件提请安理会注意。任期五年,期满可以连任。
联合国秘书处
联合国的主要机构之一。职责是为联合国其他机构服务,并执行这些机构通过的决议和计划等。只对联合国负责,不接受任何国家政府的指示。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
以联合国名义组建的执行军事任务的部队。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或大会决议,并征得当事国同意,由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负责组建,受命派往发生威胁和平的国际冲突地区,执行维持和平的专门任务。其军事人员由联合国会员国提供,经费由联合国会员国分摊或自愿捐助。1988年11月2日,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
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的章程。1945年6月26日由五十个国家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共十九章,一百十一条。阐明联合国的宗旨,规定联合国组织及会员国应该遵循的原则等。参见“联合国”。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
1.交战双方互相不杀对方派来负责联络或谈判的使者。
民生国计
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
卖国求利
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同“卖国求荣”。
卖国求荣
勾结投靠敌人,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富贵。
卖国贼
1.出卖祖国的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