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在中间的词语,共有289条组词结果
长白山脉
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和中、朝边境东北段山地的总称。东北起自完达山,西南延至千山,海拔大部在500~1000米。2000米以上高峰集中在中、朝边境的白头山附近。中国重要林区,特产人参。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在吉林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处以白头山天池为中心的地区。以温带山地生态系统及其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
吃白饭
1.亦作"吃白饭"。 2.谓光吃饭不做事。
吃白酒
1.谓吃酒食不出钱。
吃白墨饭
1.谓以教书为职业。白墨,指粉笔。
吃白食
白吃别人的饭,光吃饭不工作,吃东西不付钱,也指不务正业专靠讹诈为生。
吃白相饭
1.方言。喻不务正业,游荡为生。
吃白眼
1. [方] ∶遭白眼,被人小看。如:讨厌的人易吃白眼。
春白地
1.到春天还没有翻耕播种的土地。
赤口白舌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齿白唇红
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赤髭白足
1.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中.佛陀耶舍》:"舍(耶舍)为人赤髭,善解《毗婆沙》,时人号曰赤髭毗婆沙。"又《神异下.释昙始》:"始(昙始)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水,未尝沾湿,天下咸称白足和尚。"后以"赤髭白足"泛指有道行的僧人。
虫白蜡
1.即白蜡。也简称虫蜡。刮取白蜡虫和水蜡虫在蜡树上分泌的蜡质制成﹐供浇烛﹑药用。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虫白蜡》。
初期白话诗稿
诗集。刘半农编。1933年出版。收入新诗初创时期的诗稿原件二十六首。作者有李大钊、沈尹默、沈兼士、周作人、胡fc2f、陈衡哲、鲁迅等七人。编者的序对研究新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川楚白莲教起义
清代四川、湖北农民起义。乾隆末年,土地高度集中,无地农民流入川、鄂两省边界地区,在白莲教的组织下,于1796年先后发动起义。次年会师于四川,众达数十万人,多次击败清军,坚持斗争达九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大天白日
白天。强调跟暮夜黑暗对照。
寸白军
1.元代云南的一种乡兵。
大白菜
俗称“黄芽菜”。双子叶植物,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叶生于短缩的茎上,叶片薄而大,椭圆或长圆形,浓绿或浅绿色;心叶白、绿白或浅黄色;叶柄宽,两侧有明显的叶翼。总状花序,花黄色。原产中国,为北方的主要蔬菜。长江流域也有栽培。
大白话
1. 通俗的语句,有时喻指无聊或无意义的话。如:这篇小说都是大白话,乏味的很。
大白日
1.白天。大﹐表示强调。